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实力谁为胜

    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实力谁为胜 (第2/3页)

皇帝所喜好的身体活动,那么贵族大臣肯定也会跟随效仿,一些权贵甚至供养了自己的蹴鞠队伍,以供他们娱乐练习,而在民间,蹴鞠活动也普及广泛。

    无论贵族平民,都以“康庄驰逐,穷巷蹴鞠”为乐。

    之后,蹴鞠更是用于军事训练,甚至被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言道“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将其列为兵家技巧之一种,其对抗性和剧烈性已然不是春秋时的带有杂耍性质的蹴鞠能比。

    蹴鞠运动中,不仅能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在练习中还有战术配合,这不仅培养了士兵们对各种战术的理解,还增进了士兵间彼此配合的默契度,在实际运用中,能够结合蹴鞠中的战术灵活运用到战事中,达到战以之胜的作用。以至于霍去病后来在塞外打仗,在供给不够缺乏粮食时,他认为这不能够成为士气不足的事情,便带领士兵进行蹴鞠训练,提升士兵的心境。本朝以来,甚至不少世族豪强,在演练家兵,教授战阵之道时,便多以蹴鞠为学,可见如今蹴鞠于个人武勇以及兵家战阵一道,所展现实力之深,

    本朝名士,官至兰台令史的李尤,所作《鞠城铭》有言,“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由然,况乎执机!”这便是对蹴鞠的详细描述,无论何时,汉人皆以此为蹴鞠常例,即使行军途中,亦是如此。

    前汉著名名士刘向所著《别录》中亦有言,“塌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今军士无事,得使蹴鞠。”更是说明了,蹴鞠除象征“兵势”、有训练武士的作用外,也用于丰富军中生活,使战士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情绪。可见兵士平时不加操练之时,也多以蹴鞠强生健体,演练阵法。

    通过蹴鞠,一来可以锻炼士卒的体魄;二来通过激烈的身体对抗,可以激发出士卒的勇悍、不服输精神;三来两方对战,又能培养士卒的团队精神;四来因有裁判、有规则,又可以使士卒养成服从命令的习惯,最终做到“令下则勇往直前,令禁则伏首贴耳”。

    随着宋酆、何进这两个幽州、并州二军的主将到早已准备好的木台上就位,这场关乎幽、并二军名声的蹴鞠大赛也就此开始。

    这种所用的鞠场,呈长方形,为东西向,伏泉站在赛场一侧最前方,刚好可以透过木墙看到赛场里的情况,那木墙称为“鞠城”。此刻赛场争斗激烈,让他无比怀念后世看比赛时,有着专门座位可供欣赏的时代。

    只是现在,无疑没有这种幸福,这蹴鞠赛场本就是临时赶制,自然做的简陋,想要在赛场四周有座位欣赏,无疑是在做梦,也只有宋酆、何进这两个当事大佬,坐在东方那处兵士建造的稍高的小看台上,搬来两张胡坐,可以坐下欣赏这精彩赛事而已。

    两军在场中来回争抢拼搏,浓烈的竞争气势,很快使得场外观看比赛的其他汉军兵士,为之沸腾,分别为自家所在军队喝彩,疯狂的狂吼乱叫。

    每每场中出现一个精彩的冲撞抢断,让对手在地上滚得老远,总能博来支持他们的军士一阵鼓掌欢呼。而当一名球员倚着猛烈的气势,在球场中横冲直撞,连续撞开几名敌人的拦截,把球踢进对方球门的时候,支持他们这一方的军士,所呼喊的喝彩声几乎能把天都撞破,纵情狂呼,惹得伏泉诧异不已,暗道自己心中所想的汉代喜欢蹴鞠的程度,俨然看弱了不少。

    不由得,令他想起前汉时候一位著名的球迷官员项处,若以后世而论,他应该是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个因足球而名垂史册的人,不过他的经历却很不幸。

    项处原本是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