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为汉三策

    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为汉三策 (第2/3页)

样,燕昭王仅仅凭此就被人铭记,就算没有其他的贤明之举,至今也没人会说其不是好君主。

    对比现在,如果因为自己,能将塞外数万里地,全部化为汉土,这如何不使刘宏动心?更何况如今那时候的“苦寒之地”,也已经变成了可以耕作的土地,虽然收成不如中原沃土,但起码也可以保证当地军民自给自足,勉强温饱,若是这样,千百年后,因为自己拿下的地方也变成可以耕作的土地的话,刘宏相信,他肯定会因此获得一个不亚于先帝桓帝的谥号和名声,所以十分上心。

    不过,刘宏动心不假,但是有人不会愿意刘宏动心,以及这政策实施,特别是朝堂之中,那些本就与伏氏、宋氏不对付的政敌们。

    很快,便有朝官按耐不住,只见有一议郎起身出列,对伏泉喝道:“伏巴郡勿建言祸国之事,致陛下失政,国将不国。”

    一语说完,满殿又惊,纷纷望向那议郎,待看到那年轻的议郎模样后,纷纷低头,并不言语,准备坐看这两个政治死敌,在朝堂闹腾。

    伏泉自己听到那话,也是一愣,暗道自己这建议怎么会祸国,致使国将不果。待看到那喝骂自己的议郎,他面目也是疑惑,因为他确定这家伙他自己不认识,真是奇哉怪哉,屯田这种国策都有人骂。

    “敢问屯田移民如何祸国?”伏泉冷冷反问道,此时身在朝堂,他自然要据理力争,否则,岂不是坐实了自己屯田的建议是错误的,要知道这可是关系到自己对于边塞决策的未来,是自己想到的现在这个时代,对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最好的征服扩张办法,自然由不得对方胡乱阻止,致使计划夭折。

    那议郎丝毫不惧,似乎早有准备的回道:“敢问伏巴郡,尔空口移民屯田,化塞外为汉域,可知此策自世宗孝武皇帝时,便已知后果。当年孝武皇帝屯田西北,平定西域,虽有胜绩,然至今时,西域之民尚为蛮胡,非吾汉民,于窴、鄯善、疏勒等国更绝丝绸之路,以此观之,屯田移民之策,只可为战事攻伐之用,想化胡地为汉疆,乃贻笑大方之举耳!”

    说到此处,那议郎又转身向刘宏行礼道:“骑兵陛下,伏巴郡此策乃无用之策,臣议郎苗望陛下切勿覆世宗孝武皇帝之辙,致大汉社稷不顾,方今大战未久,应体恤民力,修生养息为宜。”

    好嘛,伏泉冷冷望着那议郎,暗道对方可真会挑事,直接用汉武帝屯田移民西域的事情来诡辩,若是换做他人,还真不好反驳,可惜,自己早有应对,注定你想要阻止也不行。

    只见,朝堂之上的刘宏出现一丝迟疑神情时,伏泉却是又说道:“启禀陛下,臣之策非世宗孝武皇帝屯田之法也,若循先法,应为诸夏扩张之法也,昔宗周唯镐京一地,至后却享有中原,诸侯臣服,各族蛮夷皆为中国之民,此举岂可与世宗孝武皇帝之法类同?况世宗之法,本只为定西域,征匈奴之策尔,并无拓土西域之心,如何可比今日?”

    一语说出,顿时那议郎语塞,没想到伏泉竟然有这种反驳。可是,他和伏氏天生便是政敌,自然不能任由伏泉独占朝堂,赢得帝心,眼神一转,却见他灵机一动道:“伏巴郡所言屯田移民,其策如何,下官不知,然若田可用,昔日世宗孝武皇帝之西域诸胡,如何未为汉民耶?故下官敢问巴郡,若尔策可用,如何可使塞外蛮夷,成吾汉民?”

    接着,那议郎顿了一下,语音加重道:“需知,塞外之民,分布颇广,若以军屯治之,汉胡难融,语言不通,矛盾必重,倘若大汉无力治边,恐今日之塞外,又将为昔日之凉州羌也!塞外胡乱起,大汉可有钱粮,远涉千里,平定胡乱乎?昔日羌乱花费两百余亿,以此观之,若平塞外胡乱,大汉靡费有几何?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