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

    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 (第2/3页)

己是偏师出塞,情有可原,恐怕他们会闹得更凶了。

    因此,几番思索,这一策最终还是被伏泉私藏了起来,而是用了对于如今的大汉百官而言,可以接受的三策。

    只是,何苗无话反驳,但是其他议郎可不会如此,只见,曾经和伏泉在荆州有着不小纠葛的议郎杨璇,起身出列向皇帝刘宏行礼后道:“伏巴郡所献三策皆为良策,然依伏巴郡之策,拓土塞外,根本之策乃汉民移边,今巴郡以牛马假贷,屯田赐地为诱,固可引无地之民往塞外,然巴郡如何可保出塞汉民,皆可还利于朝廷?又如何可保,汉民长久于塞外?”

    伏泉看了眼面前的杨璇,非常疑惑他怎么入朝,有过前番的结识,已知杨璇为人的他知道,这杨璇并不是有意针对自己,其实只是在对自己的计划进行深入的询问而已。

    只见,伏泉回道:“塞外之地,皆为沃野之地,若以军屯管之,民无惰心,数年以内,必有大收,则若假贷合理,数年之内,牛马之利,必获利繁多,又可得万里沃土之税,利国利民之举也。”

    顿了一下,伏泉接着说道:“至于令汉民长久于塞外,此亦有法解也,百姓出塞,若回中原,必为塞外无亲眷也,今大汉灭鲜卑,俘虏妇女数万人,可将此数万妇女,一同赐予出塞汉民,令其成婚立家。如此,不数年,汉民有地有妻有儿,有此三者,敢问何人欲回中原?”

    杨璇听后一愣,若有所思,然后不再言语,和刘宏行李后,便回自己座位,显然对于这屯田移民之策,他不会有太多异议。

    终究伏泉第一是吹塞外土地都是沃土,田产无数,当然群臣是对亩产抱有疑问的,只不过在想到可以多田地收税,弥补朝廷亏空,所以没有反对。第二,伏泉所提的用俘虏的鲜卑妇女,给那些跑到塞外的单身汉们成家,让他们有妻子有孩子有土地,想想看现在的大汉会有什么样的人去塞外?那就只有那些穷困潦倒,希望去塞外拼一把,混口饭吃的穷苦汉子而已,只要用一个家在塞外困住他们,就不愁这些人会愿意回到中原,去过原本的苦日子。

    其实不只是杨璇,就是朝堂其他百官公卿,也没有异议,毕竟伏泉几乎把各种屯田移民可能出现的大问题,全部说出了解决办法,他们再想反对也没有理由,剩下的情况,也就是看坐在殿首的刘宏,该如何选择了。

    毕竟,无论如何处理,那屯田移民前期投入的钱粮,绝对不会亚于一场大战,以大汉如今刚刚大战鲜卑的国力来看,肯定会更加吃紧。就是不知道皇帝刘宏会不会舍得下那些血本了,只是,如果下血本的话,恐怕各地要收重税弥补西邸亏空了。

    “伏卿,塞外之地,果可为沃土乎?”刘宏沉寂良久,终是下不了抉择,毕竟如果塞外之地不能种成沃土良田的话,他如果下令假贷的话,肯定要让国库亏本,甚至可能会让整个大汉因为财政赤字崩盘,自然就让刘宏犹豫不决。

    “回禀陛下,臣敢担保,塞外之地,必为沃土,若广耕作屯田,大汉数岁便可收数万良田之税。”伏泉行礼正声回道,对于塞外那些土地,其他地方他保证不了,但是塞外东北,必定是沃土,毕竟后世的东三省,可是号称天朝粮仓,同时更是老东北重工业基地。

    虽然在此时,因原始森林、沼泽以及天气的缘故,想把现在的塞外东北,变成那个后世动辄产粮以亿吨为计算单位的粮仓,明显目前不太可能,但开发数万里产出可以的田地,在伏泉想来应该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