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 (第2/3页)

无战斗力的流民作战,谁胜谁败,一看便知。

    当然,波才对此不怨恨太平道,也不怨恨大贤良师,因为正是太平道,也正是大贤良师,告诉他们生活困苦,就应该找那些剥削他们的富户豪右之家算账,重新订立这天下的新秩序,而像他和大贤良师这样的带领百姓寻求太平的智者,就应该成为制定那套新秩序的人。

    至于波才怨恨的,第一肯定是那向朝廷告密的唐周,其次,自然是那些明明在他们起事前,不断帮助他们的人,却在起事后,摇身一变,成为剿杀他们的急先锋,并且还将他们在汉朝内部归附的势力一并拔除。

    波才想不通,这是为什么,那些说好的盟友为什么要背叛他们太平道?否则,即使有唐周告密,以那些人的能量,也依然可以快速在太平道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合纵天下。

    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是那群被禁锢的家伙的棋子而已,把他们利用完了后,就要对他们疯狂杀戮了,要将知道这些事的太平道高层,一并解决,让这件事情永远的被遮掩吧。有很多时候,波才都觉得,唐周的告密本身就是那帮家伙的图谋而已,否则,打死他都不信,忠诚的大贤良师子弟,会主动向汉室告发泄密,这在太平道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杀……”

    见到波才冲锋向前,其随身护卫的太平道信徒,也跟着拿起手中兵器,往那些向中军营帐冲锋的汉军杀去。波才不怕死,他们也不怕,反正他们都是太平道和大贤良师,为了天下百姓“致太平”的神的使者,不推翻这让人活不下去的汉室,他们也根本没有任何活路。

    随着波才带着亲兵抵抗,夜袭的汉军也才遇到令他们头疼的抵抗,而主帅如此,那些前番一直被汉军夜袭打懵的四处逃跑的黄巾蛾贼们,也开始逐渐清醒,不少有着战斗经验的蛾贼,也不断向着波才靠拢,力图在波才的指挥下,朝袭营的汉军反扑。

    不过,一切也只是徒劳,黄巾蛾贼多数都是被裹挟的流民,即使拿了武器,也就是战斗经验不丰富的步卒而已。反观汉军,除了长社城内临时征募的几百游侠儿、恶少年以外,无论是骑兵还是板蛮步卒,都是久经善战之兵,怎么可能会被黄巾蛾贼这种抵抗而马失前蹄?

    更何况,伏泉数番成名的战役里,他出名的就是喜爱夜袭,麾下将士也是对夜袭有着深入骨髓的基因,自然对此丝毫不惧。

    霎时间,低沉而悲凉的牛角号声突然响起,近三千汉军精骑,一改前番作乱的趋势,纷纷狙杀那些试图向着波才靠拢的黄巾蛾贼。而波才那侧,除了黄忠、关羽所率本部骑兵,和波才步兵鏖战外,尚有数支小队骑兵向其支援。

    其中便有伏泉本部骑兵,在他身旁,鞠义、徐福二人,各持刀剑,护卫左右。鞠义是伏泉向皇甫嵩借调的,毕竟伏泉手下并无凉州籍将领,而皇甫嵩给他的数百骑,却都是凉州骑兵,伏泉一方面害怕那些凉州骑兵,会因地域关系不服管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私心作祟,才向皇甫嵩提出此议。

    后来皇甫嵩估计也是怕自己从凉州征调来的数百精锐的边骑,被伏泉私吞,毕竟借兵不还在汉军内部也不是没有的事情,特别是兵马少的情况下,因此便让鞠义统率这支骑兵,听候伏泉调遣。意图很明显,就怕伏泉吃到嘴里不还,毕竟,即使是皇甫嵩,也舍不得这些凉州精锐,纵然现在凉州骑兵也只剩下数百骑而已。

    太平道如今仅剩七万余众,看似兵多将广,但其实其战力,远远不及巅峰时期的波才军,仅有甲胄数千,弩数千,其余多是乌合之众。反观汉军,战士虽不满六千,却有三千骑兵,兼且连战连捷,士气极高。

    喊杀声间,营地内,各处黄巾蛾贼皆被杀的慌不择路,不少人更是直接跪地求饶,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