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孝子名士皆宣传

    第五百三十八章 孝子名士皆宣传 (第2/3页)

一个孝子。毕竟,大汉以孝立国,对于为父母守孝,可是自有一套规矩礼法,守孝期间,袁绍要注意不许欢笑,不许穿美服,不许歌唱,不许听音乐,不许跳舞,不许洗澡,不许上班,不许投资,不许享美食,不许饮酒,还有许多其它的忌讳,最重要的是还要禁欲。如果违反了这些忌讳,那就是不孝,就是伪君子,服丧也就白服了。

    袁绍为此熬了六年,虽说期间没有传出什么不孝的行为丑闻,但是伏泉知道,那些忌讳规矩,袁绍忍了六年却并没有真的一直遵守。

    不说其他,便说袁绍因母丧辞去濮阳县令后,穿着豪华的衣饰,带着大批车徒回家,将入汝南郡界时,突然想起同郡许劭,大恐道:“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于是遣散宾客,换上简朴的衣服,独自驾车回家。

    许劭作为汝南名士,是袁绍的同郡老乡,以品评人物著称。他的手里有着天下知名的“月旦评”,而其又并非党人,评论其他人,基本都是不给面子,用后世的话来说,许劭就是汝南有名的具有权威公正性的“毒舌”。

    就是颍川境内,也有不少名士都被许劭恶评,可是他们都忌惮于许劭,却也不敢因此得罪他。曾经许劭到颍川,完全按照自己喜好拜访名士,不少颍川郡内有道德学问的名士长者,都曾与其同游,只有“颍川四长”之一的太丘长陈寔,许劭不喜,根本见都不见,不去拜访。

    此举可谓是丝毫不把陈寔放在眼里,就连党人领袖陈蕃,许劭也曾对其不敬,。当时,陈蕃的妻子去世后回乡安葬,乡里人都去参加葬礼,只有许劭没有去,。

    有人问许劭是什么原因如此,许劭说道:“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意思是陈寔陈太丘道术太广,太广就难以周到;陈蕃陈仲举性情严峻,严峻就不能通达,所以他不去。

    想想看,陈寔和陈蕃二人,一个是颍川士族名宿,一个是天下党人领袖,许劭都如此不给面子的讥讽,可见许劭的“毒舌”。当然,不管许劭这样是为了借陈寔和陈蕃二人出名,反正许劭的“毒舌”,可是让袁绍害怕不已。

    至于为什么害怕?当然是害怕许劭毁其辛苦积攒的名声,毕竟,袁绍可是因为母亲死去,辞官守孝的,虽然当时袁绍才回汝南,母亲丧礼都未开始,但是他却必须要穿丧服回家。

    可是,袁绍当时穿的还是他做官时的华贵衣服,所以在想起许劭后,袁绍才会说他不能穿这身华贵衣服入郡,不然若是被许劭见到,恐怕他想建立的孝子名声,立马就会因为许劭讥讽他守孝期间穿美服,而彻底没了。

    故而在伏泉想来,袁绍坚持长期服丧,并非是他内心至孝,出自对母亲和继父的真心哀悼,而主要是在别人,特别是许劭等社会名流面前演戏,博一个“孝子”名声而已。

    当然,这并不是说袁绍不孝,毕竟,纵然袁绍在服丧期间,可能做过一些不为人知的出格行为,但肯定做的极少,但绝对不会说没有。至少,在伏泉看来,一个已经结婚生孩子的青年,是绝对不会能面对身边的各种美貌婢女的诱惑,能禁欲守孝七年的。

    换一种思维,一个已经尝过鱼水之欢,女人滋味的男人,是绝对不可能说能禁欲,忍受六年不碰女人的。而且,袁绍本人也不是不近女色之徒,这从他后来的妻妾便可看出,故而,在伏泉看来,袁绍所谓的六年禁欲,只不过是他出格行为很少,暴露的极少而已。

    毕竟在这里面,肯定有不少党人名士以及袁绍自己,动用他们的力量,为袁绍宣传,纵然真有丑闻出现,也会适时掩盖的缘故。充分保证袁绍能继承他的岳父,党人领袖李膺的名望,让惨遭党锢的党人集团,能够继续发展,等待时机,再现朝堂。

    这个时代,有些人在丧期举办宴会,有些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