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脸谈

    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脸谈 (第2/3页)

书香门第,人杰频出,便欲与之联姻,荀彧父亲、“荀氏八龙”之一的荀绲畏惧其权势,不敢拒绝,遂以幼子荀彧配之。

    是时,阉竖用事,四海屏气,左悺、唐衡得皇帝信任,重权在握,杀生在口,故那时有谚云“左回天,唐独坐”,意思是朝廷中枢权威,莫不出自此二人之手。权势之大,不可想象,荀绲因此和唐衡结亲,可谓是保全宗族之法,不然说不得唐衡会用手中权势,对于知名的党人望族,颍川荀氏做出什么样的报复事情。

    只是,荀绲这个决定虽然保证宗族免受磨难,但害苦了荀彧的前半生,毕竟,在荀彧幼时,士人之间,因为党锢之祸愈演愈烈,直接导致原本对于宦官就非常厌恶的外朝士人们,更加不喜宦官,甚至仇视到宦官的亲属都被外朝士人所鄙视和唾骂。

    即使是何进本人,帮助了外朝士人解除党锢,但因为他将其另一个妹妹,嫁给中常侍张让的儿子,也导致何进现在虽然有无数党人,听从其征召入大将军府,但不少士人心中,依旧对此颇有微词。或许历史上,何进被党人彻底坑害,除了因为他在外戚和宦官的权利斗争中,始终迟疑摇摆,使得那些党人因为害怕何进和其亲属等外戚,对于自己亲家张让等宦官网开一面,最终再也等待不及复仇,所以一起将碍事的何家人全部铲除了吧。

    何进如此,荀彧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娶了宦官之女为妻,即使你出身于名门望族,这也会导致你名声有污。自幼聪慧的荀彧自然知道此事,为了弥补亏污,从小发奋、潜学、养名,不断改变世人对他娶宦官之女为妻的看法,世人因他从小才名显露,终是改变看法,荀彧这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当然,即使这样还不够,并不是说你有才名,和宦官有所联系,就会彻底让人改观对你的印象,否则何进都帮党人解除党锢了,可最后不还是依旧被坑吗?

    真正让荀彧彻底为士人接受,为党人所念,却是因为后来南阳名士,党人何顒见到他,批其为“王佐之才”,才算彻底让荀彧摆脱了他的亏名。

    见到荀彧慌乱模样,伏泉心中大致也猜出其心中想法,不由有些好笑,恐怕这位大才因为年轻,心中慌乱之下,却是失了分寸,少了思考。

    如果自己想要强行逼迫颍川荀氏做事情,恐怕早就一纸征辟书信到荀氏,给他们警示了,当然,虽说自己的征辟书信可能在他们眼里威胁不大,但至少也表明了自己态度不是?荀彧连这一点都没有反映出来,实在是让伏泉有些失望,暗道所谓的“王佐之才”就是这样吗?

    只是,细细想之,伏泉也能理解荀彧的心情了,实在是自己这身份,十足的和士人之中掌握话语权的党人大佬们对立,对党人士人而言太过敏感了。如果荀彧但凡和自己有所牵扯,都会让他辛苦至今所养的名望,一朝皆散,所以他不是没有想清楚自己的想法,而是不想和自己有太多纠缠才是。

    想到这里,伏泉不由想到那给荀彧批语的何颙,其能如此赞美荀彧,说不得除了荀彧本身就有不俗才名以外,就是因为荀氏宗族的党人名士,为了帮助荀彧洗清亏名,特地请来何颙,演一出戏码,为荀彧造势了,毕竟,这种造势宣传,对于颍川士人而言已经成为传统了。

    “伯父?不知文若随谁人而来?”之后,伏泉表情就变得玩味了,别人越不想自己做什么,他就越想做什么,厚着脸皮继续和荀彧交谈,而且声音说得也变大,故意让官署里,被皇甫嵩临时征召来的一众幕僚名士们,见到两人交谈。

    对面荀彧听到伏泉唤他表字,眉头皱起,暗道这伏泉怎么如此可恶,他和伏泉根本不熟,然而伏泉竟然如此亲切的唤他表字,这不是明摆着要让他刚刚跳出宦官女婿这坏名声的火坑,进而又跳入一个不和党人士人合作的“伪君子伪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