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

    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 (第2/3页)

    临走之时,皇甫嵩叫住伏泉,嘱托道:“流川初来,人马皆乏,便令出战,嵩甚愧之,然今日天时已至,望流川倾力助之!”

    伏泉听后诧异,按皇甫嵩这话,今夜自己会是重要因素,随即问道:“不知中郎何意?”

    “时机未至,不可泄矣,出战之时,流川自会知晓。”

    看着皇甫嵩老神在在的装逼,伏泉真想撂摊子走人,不过还是忍住,与其打了招呼,便随后离开。而大堂之内的其他文武,也相继离去,顷刻之间,便只剩皇甫嵩、朱儁与二人所带的亲兵等人。

    “中郎!伏流川远来至此,吾等便令其出兵,其可应乎?”朱儁望着伏泉离开的背影,不无担心的向皇甫嵩问道,毕竟,前番长社城外,伏泉可就是带着怨气,让他们到了不少时候的炮灰,才出兵的,见识到伏泉的强横脾气,实在不由不让朱儁担心伏泉这次会不会被突然勒令出兵,而撂摊子。

    “吾军精骑,皆在其手,如今军情紧急,其若敢不从,休怪吾军法无情!”皇甫嵩也看着伏泉背影冷冷回应,然后语锋一转道:“况且其于颍川久呆,纵远来西华,然其军亦有气力,如何不应?”

    这番话一出,朱儁恍然点头,不再多问,心中暗道怪不得皇甫嵩在伏泉今日入城后,就如此火急火燎的按照先前他制定的计策,命令伏泉出兵,原来是早就看出伏泉之所以呆在颍川良久,是已经休养不少时候了。

    官署之外,荀氏宗族一行人,步行回自己住处,他们来时所带的马匹,都被皇甫嵩以军中缺马为由征调走了,导致他们即使有车,却也无马可催动驱使。

    初时,荀氏宗族年轻人都因此对皇甫嵩有所怨言,不过在荀爽的压制下,只能交出马匹。后来了解到整个城内的马匹,无论贫富之家,都被皇甫嵩强制征调后,若无交出,便以从贼论处,他们也是再无怨言。

    其实,这也怪不得皇甫嵩,在长社之时,伏泉将二人军中所有马匹都带走了,整个军中,也只有一些高级将领,尚有马代步,其他人只能步行了。而皇甫嵩出身西北,自然知道骑兵对于军队是何等重要,特别是对付那些黄巾蛾贼,更是利器之一,为了再凑一支数量可观的骑军,这一路上,皇甫嵩可是每到一地,除了大肆征募兵卒外,就是征集马匹,然后以自己麾下的凉州步卒转为骑兵。

    凉州人出身边地,也多善马,即使是步卒,但只要挑选一番,也会找到不错的骑兵兵员。很快,皇甫嵩就凑了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队伍,不过,虽然兵员素质不错,但是这马匹的质量却有些良莠不齐了。

    虽然汉代善养马骡,自前汉武帝以后,天下马匹都不是后世宋明那般奇缺,就是豫州一地,也能搜刮出数千匹代步马骡。但终究水土有别,无论是比体格、比力量、比度、比耐力,中原都远逊于边地马匹。

    这也是皇甫嵩明明有了计策,却一直没敢用自己那临时拼凑的骑兵作战的原因,实在是骑兵马匹不行,不能胜任作战需求。也因此,这些天,皇甫嵩除了带兵守城以外,就是坐等伏泉将他带走的汉军主力骑兵带回,因为那些汉军精骑,可是此战能胜的两个重要因素之一。

    却说荀氏一行人步行回家,一路之上,有族人探讨皇甫嵩将行何策,然左思右想,皆是不得其法,直到有人见到荀彧、荀攸叔侄,皆是一脸智珠在握的神情,便出声问询。

    不过,荀攸本就拙于言行,并未说话,而荀彧也知提前泄露皇甫嵩之密不好,同样没有说话。荀氏族人见此,只能追问,而叔侄二人也是坚持不说,直到那边荀爽也被勾起好奇,知晓荀彧、荀攸二人能力的他,出言相问,二人见荀爽问话,对视一眼,终碍于尊卑,只能道出心中所想。

    当然,这话只有荀彧在说,至于荀攸,却是呆于一旁,并未言语。

    只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