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体柔易推倒

    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体柔易推倒 (第2/3页)

进的姻亲,伏泉有这把柄,更不应该放弃才对?

    自始至终,皇甫嵩、朱儁二人都没有透露出王允参合这件事情,只是说他们军中兵卒,搜到了这封信,因为事关重大,才想让在皇帝刘宏面前深受宠爱的伏泉去告发的。当然,二人可以随伏泉具名,只是伏泉这一套根本毫无理由的拒绝,实在是太不合常理了。

    望着皇甫嵩、朱儁二人离去的背影,伏泉心里也是冷笑,若非他记忆里,可是隐约记得汉军平定豫州黄巾蛾贼时,王允搜到张让宾客与太平道勾结的书信,导致张让受罚,最终又复仇王允的戏码,恐怕还真的着了别人的道了。

    这种时候,自己告发张让,其中后果只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便知道了。如今,党锢解除,朝中党人势力恢复,如果这时候他告发张让,不是消耗自己,和别人做嫁衣吗?虽说伏泉不知道这件事背后曲折,但既然和王允这心机老阴币扯到一起,那他就不可能去做这种犯傻的事情。

    不说皇甫嵩、朱儁二人复命,将伏泉誓死要为宦官证名的态度说出,引得王允大怒,还又想继续想法子,让伏泉在朝堂告发宦官时,京师雒阳的信件,使得王允的图谋落空了,因为皇甫嵩、朱儁、伏泉三人,都被朝堂命令而强制带兵离开了,他们要继续去其他州郡去平定黄巾蛾贼了。

    且说三人合兵,夜袭彭脱,打败黄巾蛾贼后,捷报入京,皇帝和满朝诸公得报吗,皆是大喜。毕竟,豫州就挨着京师雒阳,如今豫州黄巾蛾贼主力皆被灭,自然就代表京师隐患顿消大半,当然大喜。

    同时下诏封赏,封皇甫嵩为都乡侯,食邑两千户;改封朱儁为西乡侯,加食邑五百户,迁镇贼中郎将;加封伏泉原本阳都侯食邑五百户,迁平寇中郎将。

    之后,又诏命皇甫嵩三人,分兵支援其他各地平贼大军,诏皇甫嵩讨伐东郡,朱儁讨伐南阳郡,伏泉讨伐陈留郡,务必将大汉紧靠司隶的几郡黄巾蛾贼主力,尽皆歼灭。至于豫州,那些黄巾蛾贼的散兵游勇,则交给新任豫州刺史,刚刚镇压黄巾蛾贼一部,斩首其部渠帅的王允解决。

    却说王允入西华两日后,朝廷诏令下达,皇甫嵩、朱儁、伏泉三人得令,不敢怠慢分别领本部兵马出了西华县城。只留下面上微笑,其实内心大骂的王允,在城头送三人离开后,转身望向京师雒阳的方向,眼神坚定,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也罢,既然此事不成,那便吾王子师亲自去解决那阉宦逆臣吧!

    兖州陈留郡,春秋时郑地也,为陈所侵,故曰陈留,战国时魏惠王都大梁,即其地也。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废分封,置郡县,设立了陈留县,属三川郡;汉高祖刘邦在西进灭秦的途中曾攻占陈留;汉武帝元狩中分河南郡置陈留郡,逮至兴平中,董卓暴乱天下,魏武乃自此兴兵倡义,可谓是历史悠久之地。

    因陈留郡与东郡路途一样,伏泉便和皇甫嵩一同行军,到陈留郡后,皇甫嵩带兵往东郡,而陈留郡,因为黄巾蛾贼兵少,便有伏泉平定。

    路过圉县,伏泉想起一事,令军队驻扎在圉县郊外,独自带着数十骑,往陈留蔡氏拜访。至于去蔡氏拜访,自然并非他事,乃是拜见故人蔡邕而已,毕竟伏泉和蔡邕也算渊源颇深。

    不说蔡邕为伏泉扬名,以及伏泉就蔡邕于危难,就是蔡邕是伏泉成人礼的祝师,这点渊源,由不得伏泉路过其家,而不拜见。而且,蔡邕又和其他那些名士党人不同,对于他这外戚,倒没有那种偏见,想到这汉末时期的名士老好人的结局,伏泉也是不由一叹,或许这家伙真不该出仕,老老实实做自己学问,而不去施展其政治才华,那该多好!

    到达蔡氏府邸,通报身份,守门苍头当即不敢大意,请伏泉入府同时,又连忙通知蔡邕。

    没用多久,蔡邕就大步流星赶来,人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