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凉之黄巾争

    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凉之黄巾争 (第2/3页)

甫嵩之后也是叹了一口气道:“此中缘故,孤已尽知,卢中郎必将救之!”

    数道敏锐的目光在皇甫嵩话语落下后,不断扫视他身上,伏泉在皇甫嵩一侧,都敢感受到其中的炙热,夹杂着疑惑,似乎还有一丝的愤怒。

    伏泉随着目光方向望去,却是见到那是从在场所来的幽州系将领中传来,殊为诧异。大概,他们也是在为皇甫嵩拿了原本属于卢植的功劳,而感到愤怒,又为皇甫嵩刚才所说他将要救卢植而感到炙热和不解疑惑。

    当然,具体皇甫嵩,将如何解救卢植,调解军中幽州系兵将气氛,伏泉不得而知,反正军中诸将一番结识以后,皇甫嵩便令各部还归本部,待皇甫嵩和伏泉所带兵马休整完毕后,再行进攻。

    一番休整,两日后,皇甫嵩下令各部将军于中军大帐集结,讨论平贼大计,伏泉赶到中军大帐时,略显诧异,却是因为这两日里他基本没见到的公孙瓒等幽州系主要将领,皆在营中。

    见伏泉进来,公孙连忙向其行礼,伏泉坦然受之,也并未说什么客气话,故吏向旧主见礼,这是大汉官场常态。除非你是皇帝,否则,坏了礼数,那就是将要面对天下众人的悠悠之口,自坏名声,而向后来董卓杀了自己故主袁隗,便是破了大忌,让得他从一开始在舆论上就败给了关东的党人士人。

    之后,伏泉稍稍安慰公孙瓒,靠着自己记忆,坦露卢植没事,记忆里,卢植一直活到了刘宏死后,所以他肯定无事。

    公孙瓒对此只当伏泉宽慰,并未流露太多高兴,之后,便为伏泉引见,认识这几日里,伏泉并未见到的幽州系的诸位将领。

    除了原本在幽州,伏泉见过的将领以外,大多数将领他都是一扫而过,原因为何,却是他们都是历史上籍籍无名之辈,值不得他多留意。如果这些人,真有因为时运不济,而被历史埋没之人,以后总会有机会可以看到的。

    在这之中,伏泉还遇到自己麾下兵将的亲属,如他的老部下盖援、易固、田猛等人的族人。这些人见了伏泉,却是异常亲切,也很恭敬,大概是和他们有着一层渊源,虽说那些老部下,因为能力问题,都被伏泉放置在别军,也都未进入到如今伏泉军中的顶级,但毕竟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所以伏泉还是和他们聊了不少。

    不过,待公孙瓒介绍到一个名叫徐荣的幽州将领时,伏泉才留意正视此人。想来,这位就是传说中先败曹操,后败孙坚的大将,可惜,也是时运不好,此番,若有机会,倒是可以纳入自己帐下听命。

    徐荣年岁已过三旬,躯体粗壮,脸如紫铜,留着一撇长须,身上散发着一股冷若冰霜的沉着气息,一看就是拙于言行之人。通常这种人,都有一定的才能,他们更愿意埋头做事,听从上官命令,最好的完成任务,这种人不善于勾心斗角,是每个君主都颇爱的人才,难怪他能在王允那老阴谋家清算下,免于一劫。

    “都乡侯、左中郎将至!”

    随着中军营帐外,汉军兵卒一声大喊,皇甫嵩手持节,走入营中,众人按照官职,依次分列左右。

    一番客套虚礼后,皇甫嵩直接进入正题,下令明日起兵,大军放弃董卓计划,率兵继续使用卢植所留计策,围攻广宗县城,先破太平道黄巾蛾贼首领,“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部,将黄巾蛾贼的希望灭除,之后再克下曲阳城,攻打张角弟,“地公将军”张宝部。

    这番提议,有人赞同,自然有人不赞同,赞同者原因很多,有卢植计策很好,也有想用实施卢植计策,来挽回功劳的。而不赞同者,原因却只有一个,因为这是全盘否定董卓的计划,使得现在董卓走后,他们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当然,这些人只有那些被董卓从河东和凉州带来的凉州军兵将。

    “皇甫中郎此言何意,董中郎所留计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