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凉州成赤地

    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凉州成赤地 (第2/3页)

可有那个智谋不低的韩遂,这也是个被低估的老怪物。

    所以,这一路上,伏泉行军很慢,主要做的就是命令将领,安抚好诸军情绪,那些对于又有战事,可以继续立功的兵卒除外,伏泉针对性的要求各部将领调节那些平定太平道黄巾蛾贼后,没能和家人团聚多久,心情低落的兵卒情绪。

    连他这个主将,早在雒阳城内和家人团聚了一月有余,现在出征,心情都有所失落,更何况那些和家人短暂相聚,甚至有的还没回过家的兵卒情绪,伏泉不敢想象,如果这些兵卒带着这种情绪上战场,会不会让自己的军队内部,出现崩溃。

    就这样,本来急行军三日便可到长安,愣是让伏泉走了七日,期间路过华阴时,伏泉有所停顿,由张猛和其他一众兵将,去张奂的墓前祭拜了一番。

    朴素的墓碑前,并无太多装饰物,唯有那个刻着“汉凉州刺史、度辽将军张公之墓”,显得如此显眼。

    与“凉州三明”的另一人皇甫规一样,张奂当年征讨鲜卑前,便已经嘱咐后事,遗令若有不测,诸子得其尸首,必素服薄葬,这朴素墓碑若非那张奂的名字,恐怕在如今实行厚葬的汉代,恐怕没人会相信这是一个汉代名将的墓碑。

    众人祭拜过后,伏泉和闻讯赶来的张奂长子张芝见面,并打了招呼后,便在墓碑一侧凝思。至于张奂次子张昶却是没来,他不在华阴,因为当年征讨鲜卑的功绩,如今却是在关东某郡任一郡太守,想来可以算是大汉朝廷对于张奂这位名将的补偿吧!

    张公,好久不见,此番除了路过看你,就是和你的前半生,和皇甫公、段公的前半生一样,去为大汉的凉州边事奋斗!

    你可知道,当初你和皇甫公建议安抚的羌人,如今却是又反了,在大汉历经太平道黄巾蛾贼的大乱下,又狠狠的扎了大汉一刀!

    这就是你和皇甫公想要的安定吗?我想,这不是,此番如有可能,希望你能看到,我会继续使用当年段公对我说的话,无论羌人如何,胆有反抗者,必杀之,就是将凉州染成一片赤地,鲜血让西北全是腥味,也要如此!

    哪怕用一年、两年……十年,我也要保证这羌乱至此不复发生,因为以后,你们“凉州三明”誓死捍卫大汉,将会乱了。而大汉乱了,西州再乱,大汉失去的西域,甚至如今若即若离的河西四郡,以及整个凉州,都将可能远离大汉怀抱。

    这一点,我不允许发生,自汉武帝以来,便一直在大汉手上的西域,必将回到我们手上,而我要的不是这样,还有更远的地方,无论路上、海上……也许你认为可笑,但熟知历史的我不认为,相信我,大汉如今蠢蠢欲动的世族豪强,如果有了大汉之外那广阔土地的吸引力,绝对会断了内斗的心思……他们是隐患,也是王牌!

    再见,张公!希望下一次,还有机会来看你,虽然对于你过往诸般决策我有过异议,但是观你一生,为汉族所做的,的确不该因为汉末这场党争之乱,只留下“凉州三明”的事迹而已,若是后人知道这场汉羌大战,从前汉就开始的话,一定会对你和皇甫公、段公二人有所敬佩吧,否则西域必失,凉州不保,又何来有汉族在丝绸之路上的种种辉煌呢?

    告别张奂墓碑过后,伏泉谢绝了张芝邀请众人去张府,他将设宴款待的邀请,而是转而带领大军继续行进,终于,进入了京兆尹地界,这也预示着,前汉的帝都长安,也将不远了。

    京兆尹,故秦内史,其以以内史掌治京师。后前汉立国,高帝元年属塞国,二年更为渭南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分原右内史东半部为其辖区,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其职掌相当于一郡太守,但可参与朝议,治所在长安。

    提起京兆尹,就不得不提“五日京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