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战将至血腥起

    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战将至血腥起 (第2/3页)

水郡改名,又隶属汉阳郡。

    当然,无论郡名如何改变,勇士县的地位在这,不管在哪,作为凉州主要产马地的勇士县,它的辖地自然不能少。即使它的县内,在籍的百姓数量很少,但它也是汉阳郡辖地最大的县,原因自然就是它县内的良马很多。

    这也是凉州叛军攻占金城以后,迫不及待的就向靠近的勇士县发起进攻,并且在拿下勇士县后,并未立即往汉阳郡治所冀县发起攻击的主要原因,因为叛军需要消化勇士县的资源,特别是县内的良马资源。

    毕竟,叛军起事,想要对付汉朝之后肯定会有的平乱大军,只有不断扩军,而在凉州这片开阔地上,最好的军事力量无疑就是骑兵。并且凉州边地之人,基本从小都与马为伍,纵然有的人马术不娴熟,但是对比中原之人,他们也算是一名合格的骑兵。

    另外,占领勇士县,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叛军比如要占领他的因素。这原因或许那些羌胡之人想不到,因为于他们而言,他们部族里不缺马匹,自然一定程度上看不上勇士县的战马,但对于加入叛军的韩遂、边章等汉人,当然不会想不到,对韩遂等人而言,即使叛军因为羌胡的缘故,不缺良马,但是这勇士县,也是叛军所必须拿下的关键地方。

    至于原因,自然也是马,虽然叛军在一定程度上不缺马匹资源,但是他们不缺,不代表前来平乱的汉军不缺。深知在凉州开阔地上,骑兵对战重要性的韩遂等人,当然明白,一旦他们占领勇士县,那么对于缺少最大马匹供应地的汉军而言,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是灭顶之灾,首先最简明的一点,就是汉军的机动性,对比叛军,肯定有所不足。

    这消息是伏泉在冀县城内,和汉军诸将商量之后,才知道的,当初知道这消息时,伏泉立即又对叛军的军事谋局,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叛军的这占领勇士县的布局,确实是诛心之举,想来这也是后来汉朝甚至要抽调并、幽二州的精骑,前往凉州平叛的重要原因,而这次抽调兵卒的军事行动里,也间接成就了孙坚甚至之后江东孙氏麾下后来的精骑部队。

    现在,伏泉的首先目标,就是在勇士县内广茂的牧马草地上,和即将到来的叛军对战。

    入得平襄县城,伏泉命令大军在城外休整,他麾下所带的是在冀县整理过后,和凉州汉军一起整编而成的一万骑,以及他麾下以旧部板楯蛮兵为主的步卒。

    至于其他兵马,不是被分到汉阳郡其他县城守城,就是交给马腾,毕竟,这场战争,主要战事就是在城外乱战,而不是守城。战争的主要点在于机动性,多带步卒无异,只需要带足够兵力,守住平襄县便可,带多了也没用。

    不过,以汉阳郡为例,凉州汉军除了汉阳郡外,其他尚在汉军麾下的诸郡,恐怕也只能勉强凑出一万余骑兵,这完全不像是以凉州大马,纵横天下的凉州骑兵应有的实力,想来实在是叛军准备太好了。

    平襄县,乃前汉时置,初为天水郡治所,王莽篡汉后,为镇戎郡治所,到了本朝初,复为天水郡治所,一直到天水郡改名。

    说来天水郡的名字,也是有一段趣事,其本为邽县,原本是邽戎之地。随后先秦时,秦武公取其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到了秦始皇时,初置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邽是陇西郡中一县。汉武帝时,置天水郡,上邽又是其中一县,后位平襄县所有。

    而天水郡之名,始于前汉武帝元鼎三年,源于一段“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由此得名。

    相传那时,上邽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