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石门

    第六百三十章 石门 (第3/3页)

  叛军主将张纯、张举二人见此,连忙命人擂鼓,以壮声势,同时令前军以盾牌长矛,配合车弩抵抗。边军的一些作战方式,二人都知道,叛乱以来的这些日子,他们也一直如此训练。

    只是,能有什么效果,一直无法知道,毕竟他们初期对战的都是普通郡兵步卒,像白马义从这样的成数千规模的骑兵,从未遇到。因此,今日,不仅是他们检验自己训练效果的日子,同样也是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决战时刻。

    霎时间,叛军战鼓雷鸣,与前方的白马义从的号角,交相互相,直有一股地动山摇之势。

    叛军前军努力保持阵型,推车前行,不少兵卒都是新募士兵,还未上过战场,要不是有着上官威逼,恐怕早就逃了。

    很快,白马义从进入射程,一时间,弓弩齐发,特别是叛军缴获的边地床弩,弩箭霎时弹出弩,划破长空,呜呜作响,势如流星般疾速飞往白马义从之中。

    那些弩箭长近五尺,粗达数寸,长相狰狞,威力惊人,无论你穿的是数层皮甲,还是铁札甲,甚或鱼鳞甲,身躯挨上一箭,便是一个血窟窿,什么防御都没用。以如今的医疗水准,纵然并非射中要害,单单射中手脚,能够救活的几率,也是十不存一。

    换句话说,身中弩箭,就等于宣判死刑,其对士卒的威慑力,比之弓弩刀戟,还要恐怖十倍、百倍不止,特别是那些冲刺的白马义从,再加上骑兵冲刺之力的话,被射中基本就完蛋,毫无生还可能。

    不过,好在叛军缴获的能够使用的完整床弩并不多,而且,白马义从也不是吃素的,见到弩箭袭来,并不密密麻麻集结一起,那样只是送命,而是低头分散而去,被射中的话,他们只怪老天无眼。

    仅仅只有两轮弩箭,伤亡三百余的白马义从,便撞入叛军军阵,仅仅片刻功夫在,这些幽州突骑的精锐,便将叛军围在外围的车阵攻破,而后杀入面对骑兵攻来,完全忘了训练战法,乱做一团的叛军步卒。

    见此,公孙瓒和白马义从毫不犹豫,拿起手中长刀,遇人便砍,而后直攻叛军中军,欲一击便凿穿叛军。而叛军军阵,虽有不少将领带兵抵抗,但皆被白马义从一杀而散,而再加上叛军已经混乱的兵阵,形势已然一击便定。

    后方,汉军诸将见到此景,皆是面面相觑,如伏德这样军事经验不够丰富的,只能点头称赞“白马将军不愧为北方悍将”之类的言语。

    然而,很显然,对于其他久经战阵的汉军将领来说,心里面都是骂娘了,不是说张纯、张举连杀州郡长官,麾下兵马强悍吗?怎么这么轻易的就被公孙瓒攻破了?

    尤其是依旧面不改色的麴义,心里差点有种杀人的冲动,在他看来,不是公孙瓒强,只能怪叛军太废了,要是换他,就算没有凉州劲卒,有这么多步兵,照样有办法对付公孙瓒。

    当然,在场众人没有想过,短短数月时间,张纯、张举从原本起事时连同乌桓骑兵在内的数万人,一下子扩充到了十余万人马,这支曾经连杀州郡长官的叛军,他们的战力明显要下降不少。并且,公孙瓒的战术在如何废,但是他麾下的白马义从,可却是一点儿也不废的,种种原因之下,这才造就了公孙瓒带着白马义从突进到叛军军阵后,能够一路杀向中军,令叛军胆寒的情况。

    来不及再去想叛军为什么这么窝囊,在场汉将,就是像伏德这样军事经验差的,都知道现在正是全军压上的好时机,以叛军这已经局部混乱的情况,只要大军压上,必然可获得大胜。

    当下,众人对视一眼,纷纷返回各部,带领本部步卒,直压叛军军阵,而当先的兵马,正是中郎将孟益所带领的两翼的八千幽州突骑。

    (关靖)本酷吏也,谄而无大谋,特为瓒所信幸。

    (公孙)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

    摘选自《英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