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观兵

    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观兵 (第3/3页)

天下何苦而反乱如此?”

    而盖勋则立即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幸臣子弟扰之。”

    站在盖勋角度来说,刘宏所问天下有这么多叛乱,其实都是和皇帝宠幸的宦官有关,不是他们将自己的子弟四处为官,在各地为非作歹,才会引起民怒。这话可是将天下的叛乱,所发生的一切都推诿给阉宦,而当时蹇硕也在座,刘宏转身问蹇硕,闻言蹇硕恐惧的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开始怨恨盖勋。

    之后,刘宏又问盖勋道:“吾已陈师于平乐观,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何如?”

    接着盖勋回答:“臣闻‘先王耀德不观兵。’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昭果毅,秪黩武耳。”

    刘宏那话说得是他已经在平乐观阅兵,并且把西园的财物,散发很多给各部兵卒,而盖勋的回话却很有意思。他举例以前的皇帝只夸耀德政而不看兵力多少,现在各地尚有不少类似胡人、黑山贼的乱兵,如今叛军在远处,刘宏却在眼前阅兵,不能显示刘宏果断刚毅,而有穷兵黩武之嫌。

    这话其实说的很重,但是刘宏却没生气,反而称赞盖勋道:“善。恨见君晚,群臣初无是言也。”从此,盖勋为刘宏重视,君臣相知,刘宏时常召见盖勋到身前询问要事,引为心腹。

    后来盖勋因为这事,对当时的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说:“吾仍见上,上甚聪明,但拥蔽于左右耳。若共并力诛嬖幸,然后征拔英俊,以兴汉室,功遂身退,岂不快乎!”

    对于盖勋这个忠臣而言,他认为皇帝聪慧,只是被宦官蒙蔽而已,因此只要他们剿灭宦官,就可以让皇帝明白朝堂,还政治清明。而刘虞、袁绍本就关系极好,特别是袁绍一直想要诛杀宦官,盖勋这话,自然深得其心,于是二人与盖勋结为同谋。但不久,司隶校尉张温上表举荐盖勋为京兆尹,虽然当时刘宏不舍得盖勋离开雒阳,但由于宦官蹇硕等人因为盖勋前面讲武时候的恩怨极力赞同,于是还是迁盖勋为京兆尹,这才没让他们的计划得逞。

    也正是因此,这才有伏泉进军碰到自己这个故吏的事情,而盖勋的能力自然不用质疑,到任之后,就施展了雷霆风范。

    盖勋名震西疆,士民乐相从,入主长安后,时长安县令杨党仗着父亲是中常侍,贪污腐败,为非作歹,盖勋到任后,核实杨党贪污上千万,上书弹劾。很多权贵为杨党求情,盖勋不理,最终皇帝刘宏下诏将杨党和其父革职查办,盖勋因此威震京师。

    之后,其又以京兆尹是京师屏障,当以重兵守之为由,收郡兵五千,自请满万人。兵同时表扶风士孙瑞为鹰鹞都尉,桂阳魏杰为破敌都尉,京兆杜楷为威虏都尉,弘农杨儒为鸟击都尉,长陵第五儁为清寇都尉。

    此五人皆高门士人,素有名声,悉领属勋,而盖勋虽然远走长安,每有密事,那时皇帝刘宏都会辄手诏问之,恩宠不减。伏泉相信自己即使突然之间,带来两万步骑来到京兆尹,以盖勋的能力,也能安排得当的。

    对于盖勋,伏泉就气先前的右扶风陶谦,虽然这家伙因为自己举荐堂弟伏德清剿青、徐二州黄巾蛾贼余孽和泰山贼成功的关系,彻底没了原本去当徐州刺史的机会,但也并没有混得太差,也成为右扶风这大汉重职。

    只是陶谦一如既往的如历史那样,只会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不愿惹事,也不愿生事,才让自己在右扶风那么被动,否则,说不得他到京兆尹的时候,盖勋还没收到京师雒阳传来的信息了。

    当然,现在也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被陶谦拖延的功夫,权当自己害的这位汉末枭雄少了很多权利的赔偿吧,他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尽快赶往雒阳。

    待黄忠麾下三千余穿戴马镫马蹄铁的精骑酒足饭饱后,伏泉拿着诏书,便率领这三千余骑,径直赶往雒阳,时间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谁也不知道京师会发生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