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继位当分赃

    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继位当分赃 (第2/3页)

现在袁绍、袁术被抓,但是难保不会出现另一个张绍、王绍的党人出现,到时候联络天下之间的地方豪族来个十八路诸侯讨伏,那不是够呛?

    因此伏泉也只是将涉嫌谋逆的首犯等人被送入北寺狱待审,并未有更大的动作,同时也明林禁止麾下兵马,趁此机会,在雒阳的豪门大户里劫掠财物,夺人妻女,历史上董卓不是因为凉州兵在雒阳军纪没有控制,这才导致其不仅士人讨厌他,甚至百姓也对其痛恨,吸取了教训的伏泉绝对不会这样。

    同时,伏泉知道何进在世时,已经比历史提前招外兵入京,当下又将蹇硕麾下的西园兵,全部派出,分两路,由李傕、张济分别统领,一路四千余人前往虎牢关,一路三千余人控制孟津关,令二人掌控关隘,严令若有外兵带兵入京,非得诏,不得入港关。

    之后伏泉又写信,给他的其他旧部各种命令,诸般事情准备完毕,剩下便等东风。

    时间就这样过了五日,当得到伏泉消息,舍弃后勤诸般辎重,甚至甲胄都不带,只携带十日粮草和兵器,轻装而行,从京兆尹到司隶急行军而来的剩余一万七千余步卒,在凉州骁将杨定、胡轸等人的带领下,终于赶到雒阳城外。

    这一下,伏泉终于舒了一口气,毕竟,当这批兵到雒阳后,大局已定,司隶内外,再无忧。

    随后,皇帝刘宏驾崩的消息,从宫中传出后,便以旋风般的速度,横扫雒阳城内各个角落,接着扩散向城外,同时传播的是先帝立下遗诏,诏令立皇太子刘崇为帝。

    五月,戊午,对于大汉京师雒阳的百姓而言,这两个月是极为不寻常的时候,因为他们经历了一番兄弟相继即位的闹剧。

    前番刚刚在雒阳城里让他们恭迎即位的皇长子刘辩,一下成了伪君,而押着伪君刘辩和逆臣袁绍入雒阳的骠骑将军、凉州牧伏泉所拥立的皇太子刘崇,也要在今日登基了。

    只不过,和刘辩不同,刘崇即位是在大汉立国以来,代代相传的皇宫里继位的,却不是和刘辩一样,仅仅在雒阳城里筑台即位,连皇宫都没进去,有些名不副实。

    钟鼓齐鸣,宣唱声中,伏泉同临时替换的新任三公一道,率领百官进入崇德殿内,齐齐山呼万岁,各归各位。

    年仅十岁的皇太子刘崇,坐在龙椅之上,似模似样,颇有威仪。可是因其年幼,即使因为常年被宋皇后教导,有不少上位者威严,但明显还是无法主政的,所以尊其母宋皇后为太后,垂帘听政,并尊刘宏生母董太后为太黄太后。

    同时,大赦天下,改元光熹,是为光熹元年,封皇弟刘协为勃海王,而其庶长兄刘辩,虽有谋逆之事,但毕竟因其有被胁迫之意,又为刘崇唯一两个兄弟之一,并且有先帝刘宏留下的手足情深的遗言,未下杀手。

    最终,按照桓帝即位后,其弟勃海王刘悝被人弹劾意图谋反,桓帝只是将他贬为廮陶王,而只有一个廮陶县的封邑的方法对待,封刘辩为祝其王,不过他却只有祝其县一个县的封邑。

    作为先帝遗子,为了表示新君敬重长兄,明为优养,但实则为监视,毕竟祝其县位于东海郡最东北方,靠近伏泉老家琅琊县,毗邻琅琊国,甚至就连伏泉的封地阳都县也和他相差不远。如此只要暗中在三处加派兵马,甚至选一干臣掌控富庶之徐州,再有人想要利用刘辩作文章,也得要下死一番功夫才行,更何况,刘辩尚未成年,最近几年内,伏泉只要以先帝长子未成年,皇帝刘崇不忍兄长远离,将他好吃好喝的软禁在雒阳,根本不会有其他事情。

    其实,本来伏泉是想直接把刘辩这个身份特殊的威胁,送到自己经营的不错的凉州的,不过后来被宋后阻止,毕竟凉州苦寒,真要送一个被胁迫谋逆的皇长子去那里为王,传了出去必然有人说新君刻薄寡恩,不念兄弟之情,宋后为了自己孩子的名声,忌惮日后出事,只能要求伏泉选中原富庶之地作为刘辩封国。

    之后,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