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没有下限

    第六百五十七章 没有下限 (第2/3页)

不足为道!”

    闻言伏泉怒道:“强词夺理,威宗孝桓皇帝在位,持扫定羌乱之功,方谥为‘桓’。然孝桓皇帝终其一世,并未灭鲜卑,今先帝扫定鲜卑,何以无功?”

    “然孝桓皇帝在位,百姓安居乐业,户口丰满,及至先帝,先有太平道之乱,又使羌乱复起,致使天下十三州糜烂,大汉社稷有倾覆之危,百姓户口锐减,其功如此,虽未有社稷崩坏之事,但无造福之功,故自当为‘灵’焉!”

    “满口胡言!太平道本为妖道,蛊惑州郡小民尔,谁人助之成事,大可细查!吾欲专司一军,督查此事,如今民间妖贼尚多,当下猛药,不知周侍中可有异议?至于凉州羌乱,为首者韩遂、边章,皆名士之辈,羌乱复起,其等之罪,何以言先帝之过?”伏泉回道,心里面就是在冷笑,现在的党人虽然和后来明末东林党不同,做实事的大有人在,但有一点都在继承,那就是嘴炮!

    嘴炮能力一直都是知识分子的必备技能,古今一样,如果嘴炮不行,那还怎么在朝堂和皇帝政敌夺权?

    不过,现在的党人还有不少脸面气节,所以嘴炮能力比起后来的东林党还是差了点无耻,后来的东林党可是直接敢说出皇帝在皇宫,好好过日子就行,其他不要过问,直接交给他们来做,要皇帝都要听从他们的话语来,可现在的党人能吗?

    明显不能,如果能的话,何至于一场党锢,就让党人直接分崩离析,差点不存?毕竟,军权在中央,后世伟人那句枪杆子出政权说得很明白,历史上前两次党锢,不都是因此而令党人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吗?也是直到袁绍时候,党人先是和何进合作,有了兵权保护,后来董卓入京后,又多为州郡长官,彻底有了兵权的党人,腰杆子才会硬起来,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伏泉这番话说出后,周毖却是不敢多言,甚至其他在朝党人也是如此,至于原因,自然是他们听出伏泉话里的威胁之意。

    什么叫再彻查太平道?意思不就是说在场众人可能没牵扯到袁绍的事情,就安全了,伏泉完全可以借口查谁曾帮助太平道发展的事情搞事情。

    到时候,只要在场谁的亲戚朋友曾经资助过张角成事,完全可以牵扯泼脏水到他身上,而且周毖自己清楚,在场人里,肯定有人直接参与了太平道的事情,如果那样,保不齐在袁绍之事后,党人又受重创。

    若是这样,完全就会给伏泉理由对付党人,如果严重的话,恐怕又是一场灾难,保不齐又会是第三次党锢,这是他们完全不能接受的,因为他们会做不了官的。

    因此,原本吵得热烈的在朝党人,霎时间,完全熄火,纷纷不说话,看着周毖和刘岱这两个在朝官职最高的人,准备看他们行事。而这两人,也是六神无主,他们可以不怕死,但绝对不可以不做官,不然不做官的话,还加入什么党人,直接回家隐居不就行了?

    现在,伏泉话里的意思就是要么接受刘宏谥号,要么不接受,而不接受的后果就是已经掌权的他,要拿以前党人可能参与的事情翻旧账,只要查出来谁参与,在场谁都死。

    一下子,这就打中了他们的命门,最终,思量片刻,周毖和刘岱二人却是很无耻的齐声拜道:“骠骑将军所言极是,先帝灭鲜卑,尽孝桓皇帝未尽之功,吾等考虑不周,当为先帝上谥为‘果’!”

    两人说完,当下在朝党人群臣都吸了一口气,不过,大部分人心里虽怒极,但完全保持默认状态,显然,他们也不愿意丢了官位去和权臣对着干。

    望着众人神色,伏泉微微笑着,一切果然和他想得一样,这些最终没追随袁绍拥立刘辩的党人小喽啰,可不是那些最激进的党人,不然也不会有他们现在明哲保身没骨气的样子。

    党人全部都没骨气?伏泉不信,至少那些什么“三君”、“八俊”、“八厨”之类的党人领袖肯定是有骨气的,如果他们在此,恐怕少不了朝堂血溅的事情发生。想想明末最终权倾朝野东林党人,虽然出了那么多剃发易服,叫满洲鞑子爸爸的无耻顺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