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 (第1/3页)

    朝会结束,虽然不少出身世族豪强的公卿百官,对于伏泉大肆提拔名不见经传的寒门士人为官,颇有微辞,但终究因伏泉如今之权势,以及寒门士人为官者,官职不大,仅仅分些实权给他们,对他们影响不大而作罢。

    在这个出身决定一切的时代里,这些世族豪强出身的官员自然是瞧不起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的寒门士人,和他们同朝为官,不过伏泉执意如此,他们只能忍着。但不少人心里,也是好奇伏泉为何如此,要知道伏泉也是大族出身,琅琊伏氏纵横两汉,难道他不清楚这般重用寒门,会对自己家族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简单一句话,政治资源就那么多,官位自然也是一样,没有人会希望自己族中子弟连基本的官职都坐不到的,可是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些官职数量是有限的,自然他们讨厌这些和他们抢夺政治资源的寒门士人了。

    人多数都是自私的,除了少数人心甘情愿做圣人,其他人可不愿意,既然能让自家人都有好的前程,那他们怎么可能便宜其他人呢?

    当年汉桓帝打压世族豪强,重用寒门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族,他们之所以反对,还能有什么原因,不就是因为这些人里,惊世之才不是很多,普通人才的质量其实和世族豪强差不多,可汉桓帝就是不用他们而用寒门,这触及到了世族豪强的根本利益,他们自然要反对,而反对的结果,就是出现了越来越多被朝廷在政治上打压,难以出头只能结盟的党人。

    现在,伏泉竟然沿用这政策,完全令世族豪强之人措手不及,毕竟,伏泉也是世族之人,他难道不明白这么做的后果吗?难道他不在乎琅琊伏氏子弟的前程?按照惯例,不是每一位权倾朝野的外戚,都会自己任上大肆提拔宗族势力吗?

    有心人如此想着,心中却是突然一惊,至于原因,那就是他们到现在才发现,伏泉掌权后,所升官加爵的也就两人,一个是他伯父,升了司徒的伏完,另一个却是他堂弟,封了兰陵侯的荡寇将军伏德,而其他人,都被伏泉以无功不宜封赏,严词拒绝了一直要重赏伏氏的宋太后,甚至于伏德封候拜将还是伏泉熬不住宋太后的结果。

    当时,公卿百官都以为是伏泉这个长于武事的骠骑将军,受军功影响,对于无功便封赏高官抵触而已,现在看来,却似乎不是这样了,而按照伏泉的意思,恐怕他是真的打算以身作则,限制琅琊伏氏子弟的发展,要大力提拔寒门了。

    这可怎生是好?天下怎么会有这种舍私肥公的人呢?一时间,不少朝官人精,却是看透了伏泉本意,尽皆默然无语,他们不明白,同为世族出身的伏泉为何要做这种事情。

    对于自己的想法开始就被人看穿,伏泉早有预料,他也不怕有人反对,毕竟大势如今在他手,谁敢不从?即使有人想反对,也得看看有没有实力,当然,伏泉也希望有人反对这样更给他口实一一削弱各地世族豪强,他倒是宁愿多出几个类似袁绍谋逆的案子,这样让潜在对手主动跳出来,使得他快速解决不伤神多好!

    至于伏完和伏德父子二人提拔,伏泉给的解释也很合理,伏完忠公体国,于皇帝和太后危难之时,率兵救驾,自然提拔,而其本为九卿卫尉之职,再提拔必是三公无疑。

    而伏德封侯,拜荡寇将军,却非伏泉本意,而是宋太后强硬加的,她的意思既然伏氏子弟无功不封,可伏德屡次平乱,于朝廷有大功,自然还重封,因此不顾伏泉意愿封侯加将军位。

    其实,伏泉之所以不想重封伏氏子弟,除了害怕将那些都没成人的伏氏子弟封郎授官,会给日后他大力提拔寒门增加阻力外,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怕伏氏子弟势力过大,最终恃宠而骄,使得皇帝和内外朝不满,齐心对付他。

    想想本朝以来,凡是晚景凄凉的掌权外戚一族,无不是掌权后,权倾朝野,最终让外朝士人、内朝宦官甚至皇帝都不满,一起收拾它,这才在政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