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长成

    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长成 (第2/3页)

事权利了。

    虽然伏泉身为骠骑将军,位置如同三公,并且掌兵马众多,但是同样的,太尉一职也是可以调动命令军队的。伏泉知道,自己日后用兵,有些事情肯定会遭到朝中反对的,所以,为了防止太尉在别人手里成为自己出兵的拦路虎,他只能选一个老实厚道的人做太尉,这样日后他的事情太尉不批准,那就只有架空太尉了。

    而如果架空太尉的话,那很明显,找一个性子刚烈,政治手腕高的人不合适,对伏泉而言,像蔡邕这样政治手腕不高的厚道老实人最合适。

    若是蔡邕政治手段高的话,又绝对不会只做一个直谏得罪其他人的臣子,也绝对不会在隐居的时候一直联络朋友奔走出仕,而不得了?再加上伏泉心里一直想得蔡昭姬,他自然只会原因蔡邕为太尉了。

    之后,蔡邕和在场其他熟识之人一一打招呼,也就在这时候,蔡家马车上的女眷子弟,也都一一从马车下来。

    蔡邕所乘马车上下来一个中年妇人,那是蔡邕妻子蔡氏,伏泉昔年见过,而蔡邕马车之后的一辆马车里,车内率先跃出一个相貌俊美的少年,伏泉看着有些差矣,这少年这般无礼下车,明显不合蔡邕这大儒家人的身份了,看他出车样子,便知他十分调皮,不过看着却是有些熟悉。

    若非是这少年后来自我介绍,伏泉还差点认不出这是他昔年在平太平道时,途经蔡邕家所见到的蔡邕之子蔡圭了,不过现在年龄未到,才方十岁,所以并未取字。

    “阿弟!阿弟!切莫小心,莫摔着,周围皆为长者,不可失了礼数脸面……”还没从那少年直接跳车的诧异中缓过神来,伏泉便听到一阵悦耳的急切声,那声音十分动听,一听似乎便能想出这声音是何等佳人传出来的。

    很快,一个穿着素色女裙,容貌清秀美丽、神情委婉的女郎便从车上出来,她慢慢下车,一边告诫幼弟规矩,一边又慢慢搀扶着另一个娇小女孩出了马车,完全一副贤良聪慧的长姐样子。

    这两个出来的女子,自然便是大名鼎鼎的“蔡文姬”蔡琰和她妹妹蔡琬了,当然,现在蔡琰的字还是昭姬。

    《说文》有言,琰者,璧上起美色也,即美玉之意,蔡邕为蔡琰起这名字,自然是希望女儿如美玉般貌美,也如美玉一样,有美好品德。

    而古有琰圭,即圭的上端尖锐者,是古代作为征讨不义的符信,蔡邕为子起名蔡圭,除了应承琰字,自然也是希望儿子继承美玉的外貌和品质,并且要学会忠孝。

    至于蔡琬的“琬”字,却是为了和蔡琰的“琰”字相对,古代琰琬都称美玉,也是蔡邕希望小女儿和大女儿一样都有美玉的外貌和品质。

    伏泉上次见到蔡琰时还是在五年前,那时她才十岁,形似瓜子的脸庞丰满洁白,带着些婴儿肥,只是让人觉得小女孩漂亮、可爱,长大后一定是个美女。

    现今蔡琰十五岁了,体型长成,容貌渐开,眸子似水,越发清丽脱俗,比少时蔡琬亦艳丽一分,便是石人见了也会怦然心动,果然是后来汉末三国出名的美女,配上蔡邕这大儒父亲调教出的学术气质,实在是清丽不可方物。

    蔡家家中女眷和子女出来,自然也要和众人见礼,行礼完后,本来应该回城赴宴,可谁知伏泉看着蔡琰鬼使神差的出口道:“昭姬琴艺天赋高绝,数载未闻,必有精进,可否在此献上一曲?”

    说罢,伏泉毫不犹豫的从随从手中,取来他的那副上好古琴,一副蔡琰不谈不罢手的表情。

    众人见此皆是诧异不已,一时之间,谁也不知道伏泉这是怎么了,但是蔡琰神色平静,看了眼伏泉后,恭敬行礼道:“骠骑有令,昭姬自当献曲,却不知骠骑欲听何曲?”

    “凤求凰!”

    此言一出,在场诸人皆惊,不少人这才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