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国消息

    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国消息 (第2/3页)

然董卓再三想让伏泉把他旧部张济、李傕等人调给他,但都被伏泉以其等另有重任,或者此番征西域,磨砺年轻将领为由回绝了,这如何能让董卓高兴?

    也正因此,才有了董卓看着曹操亲信,十分羡慕的事情,终究没有真正的亲信在侧,董卓即使为主将,也很难全面控制这支偏师,让他们为自己所忠,而不是为大汉而忠。

    想到曹操麾下亲信,这些日子的表现,董卓也是羡慕不已,这些曹操亲信诸如曹洪、曹仁、曹纯、夏侯惇、夏侯渊等其族亲。虽然他们此刻年轻,名声不显,但是看过无数兵将的董卓知道,这些人日后,必将有大成就。

    而他董卓,以前从凉州一步一步带起来的兵将,早在他平定太平道下狱后,被伏泉这家伙各个蚕食,再加上他执掌凉州后,更是彻底吞并了他的旧部。导致如今他的麾下,也就只有董旻、董璜、董承、董越等亲族,虽然看着人多,但这些人在能力上,还是令董卓有些不满。

    当然,董卓不知,曹操麾下还有乐进、史涣等此番他受诏后,在中原地区被其人格魅力打动,在真实历史上,日后追随他南征北战的诸将。

    或许,这就是命运,纵然曹操现在还没起势,但这些他起家的基石,还是汇集到他身边。若非是他们在真实历史上,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即使随他曾一败涂地、曾仰人鼻息,亦曾横扫千军,但最终为他建立起一个天下十分有其七的庞大帝国。

    当然,这一切,有了伏泉这个变数,一切都将不同,不仅是他,就是董卓,甚至其他人任何人都一样,包括此番调到董卓麾下的司马刘备,也一样。

    就在董卓和曹操还在为局势变化,商讨如何应对处理时,有兵卒来报,营地外有百余兵卒,运大小数十辆车,自称山国使者,前来求见董卓。

    听完禀报,董卓并未理会身边曹操等人的疑惑,却是立马大笑命令道:“来人!开营门,随本将迎接山国使者!”

    “诺!”

    众人虽不解董卓何意,但既然他用主将身份下令,只能应命,心里面,他们也在疑惑董卓为什么要和骠骑将军伏泉早有明令的汉军要占领的西域国家有所牵扯。

    山国,乃是西域小国,其都城为墨山城,自山国王以下有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

    莫看山国于西域建国,但其实它的实力,甚至可能连大汉的一些富庶县,都有所不如。其国有数百户人家坐落在山中,国民不足万人,全国一共也就有千人左右的战士,这点实力基本上遇到大一点的外敌侵犯,山国能保证都城不失都好了。

    所以,山国也是西域诸国里,出了名的墙头草,谁势力大,就向谁俯首称臣。当然,也正是因为此国的识趣,还有其国实力虽弱,位于处于山上,攻打即使胜了也没什么好处,故而成了西域诸国里少数几个经常转化阵营,却依旧平安无事的弱国。

    说到底,这一切除了山国自身实力注定以外,同样也有山国统治者出色的政治智慧,懂得如何把握形势,保全自己,不主动也不轻易得罪别国。

    就像数年前,刚刚逃出凉州的韩遂,带着兵马连同家眷数万人入西域,在其他西域国家,都没有将韩遂部放在心上时,这山国却是第一个主动派人联系韩遂部,甚至还送了一些厚礼和韩遂部急缺的粮食衣物,为的就是害怕韩遂部有崛起的一天。

    毕竟,韩遂初来西域,手底下说到底还有万余有过不少军事经验的兵马,这种实力,对于自家全部兵马也就千把人的山国来说,简直就是庞然大物般的存在,更何况山国这千把人还有不少老弱病残,即使韩遂军初来,但他们也不敢轻易得罪对方。

    后来的结果也很是证明了山国这一决定的重要性,韩遂开始在西域站住脚跟后,一方面因为对于山国这弱小实力看不上,另一方面也顾及旧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