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谋反

    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谋反 (第2/3页)

门生亦多,更何况他们也盯着灾民之地,怎会轻易传播此言?

    如此看来,能做此事的也只有那亲政不久的小皇帝刘宏了,有那么一瞬间,伏泉感觉自己是不是想错了,能如此掌控朝堂,虽然技术尚未炉火纯青,但这和史书上那个被宦官妇人玩弄的灵帝刘宏一致吗?

    后来想想他也就释然了,史书都是由胜利者写的,灵帝之所以有此恶谥,只是因为他之一朝继桓帝之后,不断打压日益索要权利的士人群体,最终死后,主年少臣专权,造成了东汉覆灭。

    如果他能长命一点,估计东汉就不会灭亡,而且他真的如史书说得那么差的话,野心家们早就可以在他执政时候覆灭汉朝了。

    不过想来经过此事,朝堂诸公即使后知后觉,也已经恨上伯父伏完了,毕竟因为他想与皇帝亲近,害得大家损失不少钱财,不可恨吗?

    历朝历代的肉食者们都不会轻易割肉给他人,更何况受儒家思想熏陶,士人不认为自己该捐钱,而是该皇帝从国库出钱,如今自己捐钱谁会好受?

    伏完马车回府,府中诸人皆是欣喜,毕竟朝会后朝廷明旨发出,自家家主郎君得了皇帝宠信正该庆祝。

    伏泉得了消息也出府欢迎,只是伏完下马后脸色不复早前出门时的荣光,一脸忧愁。伏泉见之一愣,小声问道:“大人上朝出了何事?”

    “朝会议完救灾,司隶校尉段颎上奏,坊间传言宦官郑飒、董腾与渤海王刘悝私通,阴谋立悝为帝,请旨陛下彻查。”

    “陛下信乎?”

    “起初未信,但朝中宦官门生亲属皆言此事并非空穴来风,启奏陛下彻查,后大鸿胪袁隗突然奏道,民间谣言并非虚妄,恳请陛下彻查,群臣附议,陛下这才诏冀州刺史李邵收押渤海王查实,又命段颎收郑飒、董腾送北寺狱彻查。”

    “为何是段颎?廷尉不可?”

    “本来应是廷尉所查,然中常侍王甫与袁隗皆言段颎前次抓捕太学闹事诸生,尽显才干,应为此事最佳人选,联名提议段颎。”

    伏泉听后,大怒道:“王甫贼子着实可恨,袁氏枉为名门,竟与王甫同流。”

    “中常侍袁赦本为袁氏族人,想必此事两方业已谈好。只是外舅今番想必已被王甫恨透,若要免罪怕是难以善了。”外舅便是指刘悝,汉时人呼岳父岳母卫外舅外姑,刘悝为刘华父亲桓帝亲弟,当称其外舅。

    “大人需想些办法,段颎其人投靠王甫,必定全心全意,若是曾姑父与郑、董二人入狱,恐屈打成招,一切悔之晚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