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天灾不绝

    第六十五章 天灾不绝 (第2/3页)

、右将军之上,典京师兵卫,掌宫卫。

    宋酆得了此职可见刘宏信任,毕竟自王甫、曹节死后,中朝实力大损,虽刘宏百般提拔张让赵忠等人,还是弥补不了宦官集团式微的形势。后世史书只言刘宏昏庸,宠幸宦官,致使正直之士有志难伸,忠义之臣难受赏识,却不知这多为春秋笔法。

    来到此世伏泉才知刚刚登基的刘宏其权利被外朝集团限制的极其厉害,就像宋氏封后这件事情,也是外朝以一句“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强逼而册封的,虽然皇帝的婚姻本身多无法自己选择,但由此可见外朝现在可并不像后世描绘的那样势弱,一切也得等到第三次党锢之祸开始之后,中朝外朝势力瞬间逆转。

    为了对付外朝,现在宋氏被刘宏拉出来上位也是极为合理的,毕竟历史上何进能够上位,出了黄巾起义,也是因为刘宏不信任外朝之人,不敢交托兵权,只是他未料到何进后来会如此巴结士人。

    又是一年春和正茂,恰同学少年时,太学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只因石经,后世有名的熹平石经开始雕刻了。

    汉朝博士传经,各依家法师法,加之太学学生繁多,来自各地,师承不同,章句互有异同。再加以年深月久,辗转传抄,文字多讹,更有私行贿赂太学校书机构而增添书经文字以全私文者,引起各家在文字上的歧异和争吵。

    蔡邕和杨赐等人上书奏求正经文字,刘宏应允,诏诸儒正《五经》文字,陟蔡邕为议郎,命其为古文、篆、隶三体书之,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使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今日,便是将儒家经典刻于石上之日,太学诸生纷纷赶来,观此大礼。

    石碑落成,伏泉驻足于石碑下,脸露惊色,汉族文化何其深也,后世只是听说熹平石经何等壮观,其原本碑文,多因战乱毁坏,残存寥寥,今日见其本来面目果然不虚。

    只见石经碑高一丈许,广四尺,共四十六枚。“骈罗相接”,立于太学门外,以瓦屋覆之,四面栏樟,开门于南,河南郡设卒看守。今日来此观视摹写者,仅车乘便有千余辆,填塞街陌。

    四月,郡、国七大水,扩及兖州、豫州、徐州等地,其中为山阳、梁、沛、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