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

    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 (第2/3页)

事推到自己与宦官身上,天下社稷出了乱子就是自己的过失,为了与宦官抢夺权利,打击政敌只会不思进取,胡言乱语,真是坏透了,无耻之极。

    此时殿内的公卿大臣听后皆目无表情,虽然不敢开口称是,但眼神中流露出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废话,不是你这做皇帝的一直宠信宦官,让他们有恃无恐,肆意妄为,自己又买官卖官,如此祸乱朝政,不然怎么可能会出这等祸事。以前的许昭是妖道就算了,现在臣服大汉多年的乌浒蛮反叛,连着大汉太守也反叛,不是你做的错事还是谁?恩……说不得南海太守孔芝就是从你这昏君手里买的官,你不是昏君谁是昏君,大汉或许真该亡了。

    见良久无人应答,刘宏沉声道:“交州乱事,祸及大汉南疆,诸卿可有良策?”他也不愿再与这帮朝臣计较,亲政多年,刘宏早已摸透了他们,要不是暂时离不开这帮外朝士人,否则他早就再开一次比党锢更大规模的罢官运动了。这一刻他想到了先帝,或许当初先帝开启党锢也是如他这般既离开外朝士人,又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的无奈吧,不行,他得像个办法改变现在的朝堂。

    朝堂公卿百官听了此言,面容一怔,终于轮到他们发挥了,文治武功,你这皇帝离了我们还能靠谁?

    良策?

    对汉朝君臣而言,出现叛乱的最好策略当然就是剿灭了,又是交州那么远的地方,不一次清理,难道再等那些人死灰复燃吗?这要花费多少军费?

    未几,便有数人被推荐到刘宏面前,不过尽皆不如其意,交州太远,贼势又大,需要一能力出众者,快速到交州准备平乱事宜,但百官所提之人不是太远便是能力不行,不如人意。

    想想也是,大汉名将多出西疆、北疆,中原之地多出名相,故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一说,当然雒阳城内良将倒是不少,但关键距离交州太远,所以一时之间,很难从中原之地寻得一位合适的将才领兵平乱。

    “启禀陛下,今番上计时,东海相表奏兰陵令朱公伟,政有异能,长习兵事,才干俱佳,旁人不及。臣举荐兰陵令儁,可为将帅,领兵平乱。”终于,有议郎提到一人符合此番领兵人选。

    “朱儁!!!”

    竟然是他?此刻竟然还没有发迹?

    一直坐于蒲席,对于朝堂之事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模样的伏泉听了“朱儁”名字,当场变了颜色,小声惊呼了出来,引得身旁的赵苞和身前的袁滂皱眉不已。幸好他声音不大,也只有两人听到,不然少不得要被御史弹劾扰乱朝堂,毕竟他可没有参与议论政事的权利。

    “兰陵令?兰陵令……”刘宏口中连续说了几遍,徐州离交州不远,若经海路走距离更近,倒是适合领兵人选,随即便问殿内司徒掾长史道:“兰陵令朱公伟政绩如何?东海相所奏是否属实?”

    司徒主要掌管民生,兼管教化,建立礼制,以及考课地方官等,本来这事情应是问司徒,不过去岁岁末,司徒杨赐因擅自征辟党人入府,破坏了党锢政策,引得刘宏大怒,罢免了其司徒之位,因此现在朝堂只能问询代理司徒的司徒掾长史。

    那长史起身回道:“兰陵令儁,为官三载,政绩斐然,东海相所奏句句属实。”

    “善!”刘宏大呼一声,随即道:“令,陟兰陵令儁为交州刺史,就地募精锐之士,平交州之乱,赐钱人三万。”

    “诺!”百官随即行礼领命,眼看朝会便要结束。

    只是他们话音刚落,大司农曹嵩出列大声阻止道:“陛下,不可!”

    刘宏被曹嵩一语惊到,脸露不善道:“曹卿何事启奏?”自己刚刚安排好,便被人否定,换个人来都会不高兴。

    曹嵩回道:“国库空虚,州郡经用不足,募兵所费数以百万计,恐难募矣!”

    国库没钱?

    刘宏一愣,随即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