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睚眦必报

    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睚眦必报 (第2/3页)

金商门,邕之言语皆为外人所知,诸臣无不忌惮,是以结怨颇多。今邕已上书诘状,虽言语激烈,句句却乃清明之言,陛下应以审思,是故臣请陛下择良臣重审此案,以防此中另有冤情,致陛下不察,清正贤明之臣蒙冤。”

    前番在宋酆府邸,伏泉已得到宋果授意如何解救蔡邕,显然因为蔡邕上书自辩解的言语十分激烈,令得皇帝十分不喜,不然如果没有那“大不敬”之罪,蔡邕还不会被问斩。

    如果此时强硬的向刘宏求情,要求他改变判决的话,一定会引起刘宏的不满,所以此时最好的解救办法便是要求皇帝派人重新审理此案,毕竟大臣感觉案子审理不公再审,这也不会让刘宏丢了面子,刘宏明白其中另有隐情,一定会同意重新审理。

    需知刘宏虽然亲政日久,但因为久养于深宫寺人妇女之手,十分爱耍些小孩子性子,简单来说就是希望身边所有人都宠着他,听他话,顺着他心意来,而一旦自己心理不顺,就会将自己以前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重新设定,这一点,纵观刘宏日后不论是生活还是政策,都可以见到端倪。

    因此宋果才会让伏泉如此救援,毕竟对于刘宏来说,只要不是宦官言语蛊惑,他很多事情做得都是对的,而之所以刘宏在很多政策方面愿意听信宦官,很大的原因便是宦官熟悉刘宏心理,与朝堂上一副死谏模样的衮衮诸公比起来,刘宏显然更愿意听取宦官的话。

    刘宏听了伏泉言语,不住点头,想起那日金商门奏对时,蔡邕所献奏章,心中也对这等直臣有愧,毕竟奏章内容泄露早已传开,要说他一点风声都没听过那也不可能。而且蔡邕诘状的奏章也提到,他是因为指名道姓的批判了朝中重臣,得罪了不少人,想到此处,刘宏心中不忍,这事说到底他自己也有责任,便打算应允,派人重审此案,只是话还未说出口,殿内便又传来言语,打断了他。

    “议郎邕身为人臣,不敬天子,大不敬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