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说降心意绝

    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说降心意绝 (第3/3页)

赋,这和他们祖先当初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所许诺的是天壤之别,他们能不反叛吗?

    更赋是汉代对百姓所课的力役,到东汉后相当于一种代役税,一人每年出三百钱便可,看似不多,但别忘了这只是交给中央政府的,地方盘剥的可没算进去,而且这笔钱其实板楯蛮人一人只需要一年出四十钱便可。这也是东汉立国以来的弊端,自西汉迁陵制服被废后,汉朝的地方控制力急剧下降,地方多为世家豪强把持,地方吏员多从他们之中选拔。

    这些世家豪强若是有品行操守还好,若是没有,那么当地百姓所受苛捐杂税的苦痛可想而知,中央政府有的没有的税收,统统的都会摊派在百姓身上。

    王谋身为蜀人,自然听过蜀地官吏苛捐杂税的事情,毕竟在皇帝开设西邸正规化买官卖官前,卖官鬻爵者大有人在,这些人里家境好的花钱买官倒无所谓,但家境不好或者本身就十分贪婪者当然得到官位后要大肆剥削。加上汉羌百年战争,在桓帝时国库早已打空了,加税收税已成必然,两相结合下,立马就给了地方一些毫无操守,品行贪婪的官吏上下其手的额机会,板楯蛮人一人一年再也不可能出四十钱那么简单,可能是四百钱,也有可能是四千钱……

    不过,龚苏的话有一点让王谋抓到把柄,因为其言语都是汉朝失德无道,苛政导致叛乱,联想到其人深受儒家经学影响,也是知礼守礼之人,心中一丝明悟,只见王谋坦然道:“蛮人更赋日重,乃地方苛吏所为,大汉久待板楯蛮厚恩,岂可轻弃?前番朝廷不知情由,派兵征讨,方致如今局势。今朝廷选派良员,为求与蛮同好,昔汉室开国,羌人侵蜀,多乃板楯之功,汉室岂会轻改祖宗之信,望君念汉蛮百年情义,解除兵祸,不然生灵有倒悬之急,君心何安?”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摘选自《孟子·离娄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摘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摘选自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