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仓古道议古今

    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仓古道议古今 (第3/3页)

,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大汉初兴,亦是淮阴侯命丧夷族之时。不知淮阴侯当日可曾后悔于这米仓道中,应文终侯所诺,复返汉营,否则其遁归西楚,亦不会因此身死而族灭。”

    “子敕慎言,自古‘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此事终涉太祖,切勿多言,”伏泉不想再讨论这有些犯忌讳的话题,一言绝了身边这青年的话题。

    毕竟这事情涉及到汉代开国皇帝,虽然大汉不禁私言,但像伏泉这样的地方太守若被传出私下议论刘邦,终归是不好,说不得被人弹劾一个大不敬之罪。而且更何况刘邦说到底还是伏泉的外亲祖辈,这事情传扬出去,说不得他还得被人弹劾一个不忠不孝的名头,那可真是飞来横祸了。

    “宓孟浪,请明公勿怪!”那青年估计也反应过来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连忙赔罪道。

    伏泉知他初入仕途,还未明白官场规则,并未怪罪,招呼众人继续前行。山路漫漫,不知不觉便远远看到一座小城轮廓,倒让一路走来的众人凭白多了力气,毕竟他们走得久了,也非常劳累,急需找一地方休息。

    “昔汉祖(刘邦)不用韩信,信遁归西楚,萧相国追之。及于兹山(米仓山),故立庙貌(淮阴侯庙)。”摘选自《太平广记》

    刘邦为汉中王,招募賨人,平定三秦,国相萧何留守巴蜀,并以得汉城为根据地储粮屯兵,汉高帝据此以通饷道,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灭楚兴汉而得天下,故此名为得汉城。

    摘选自《蜀中名胜》

    “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摘选自《韩非子·内储说左下》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摘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摘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