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为之

    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为之 (第2/3页)

楚度康等人的意思,不过还是答应了。

    蜀地崎岖的山路上,一支披坚执锐的乌合之众,排着稍微整齐的长龙阵型,向着阆中县城外的板楯蛮营地而去。这支军队,如果单论装备,还是很精锐的,不过若是看军队个人的单兵素质,无疑部分兵卒眼神涣散,嘴角抱怨的模样一看就不是军纪严明的部队。

    严颜对于巴郡十分熟悉,骁勇亦不逊色关羽、黄忠二人,伏泉便令他统率自己那近百骑兵,为开路先锋。此刻已经进入阆中县,虽然严颜不怕蛮人,但是以他们这千余乌合之众,去对抗那数千板楯蛮,无疑胜率渺茫,就是他心里也有些发怂,这时候他也无法压制自己的疑惑,开口向伏泉求解为何要做那很难成功的事情了。

    “明府以寡击众,殊为不智,况板楯蛮骁勇善战,颜数番与其较量,深知蛮人厉害,如今吾等唯有千余兵马,如何取胜蛮人?”严**马到伏泉身边道。

    “取胜?吾何时言取胜板楯蛮人?这千余乌合之众,如何是那数千板楯蛮人之敌?”伏泉诧异回道。

    “这……明府欲以何法退敌?”严颜固然是武夫,但不代表他没脑子,伏泉以千人乌合之众硬碰五千左右的善战蛮人乃是取死之道。刚才他直接问了伏泉如何取胜,而伏泉言语中并未有取胜的意思,不取胜便是指伏泉有办法退敌,因此在略微诧异后,连忙问伏泉方法。

    此言一出,伏泉身旁一众心腹谋士将领纷纷望向伏泉,连他身边的一些兵卒也一样转头望来。不仅是严颜,军队里的所有人都分外关心这个问题,毕竟以寡击众谁也不敢去想,完全靠的是运气而已,随时可以丢了性命。如果有其他法子可以退敌,不需要他们去拼命,那就太好了,既保全了性命,又可以捞到军功奖赏,何乐而不为?

    伏泉听了严颜言语没有立即回答,却是反问严颜道:“此处距阆中县城还有多远?”他虽然到过一次阆中县,不过当时平蛮乱,自有随军的文吏帮助,他自己倒是不需要记得那么多路途,战事一则有人为向导,二是有地图,所以现在对于阆中县还是不太熟悉。

    想了几秒钟,严颜道:“约四十里。”

    “既如此,至三十里后,告吾。”伏泉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说道。

    “诺。”

    看伏泉这样,严颜满头雾水,虽然不知道自己这太守葫芦里卖的什么关子,还是老老实实的到离阆中县城三十里时,再骑马到伏泉身边出声提醒,军队顿时又停了下来。

    周围山地弥补,不是时一片片小树林冒出,伏泉下了马,望着军队后方,只见一片烟尘蔓蔓,想着自己来益州前阅览的地理文献资料,不由嘴角露出一出笑容。

    “吾若言大军一至,板楯蛮必退,汝信乎?”伏泉谓严颜道。

    严颜不明所以,问曰:“明公此意何解?”

    取出怀中秦宓所写书信,伏泉回望左右,将那书信在众人面前晃了一遍,他们都看过那信,知道心里内容,此刻都好奇伏泉有何深意。只见伏泉道:“板楯蛮如今内乱,只因其内部宵小之徒作祟,但其蛮人多为心向吾大汉之人,若此时有一支大军出现蛮人营地,定可震慑宵小,迫板楯蛮退兵。待其众分散,剩余叛汉宵小,无阻畏惧,只需掉郡署兵清剿便可。”

    众人点头,形势的确如此,现在只要有一支足够力量的大军到阆中县城附近晃悠一圈,那板楯蛮哪里还敢有异动?肯定乖乖离去,只是现在他们哪有军队,驻扎在郡治江州县城的兵卒可能此时刚刚接到太守调令,刚刚向阆中县出发而已。

    “明府所言有理,但吾军唯千人耳,岂为大军乎?”严颜当然明白伏泉意思,只是不明白他怎么能让蛮人怕他这千人兵马。

    “可读过书乎?《左传》可曾阅览?”伏泉并未解释,而是岔开话题道。

    摇了摇脑袋,严颜竟有了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