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听而途说

    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听而途说 (第3/3页)

    营帐里顿时为之一顿,早有预谋的众人都没想到伏泉竟然会认怂,这哪里是他们印象里那个在朝堂里怒骂袁赦的伏泉,要知道今日的计谋是他们早就想好的,为的就是逼着伏泉去攻城。本来在他们看来,伏泉有少年人心性,再加上又有前科,只要好好鼓捣一番,这位颇有军功的巴郡太守显然不会受的了他们的逼宫,轻而易举的答应他们的要求,最后自己带人去攻城,然后他们在后面“支援”,只是没想到伏泉并不接招,就这样认怂,无疑这使得他们的计划落空。

    之后,帐内算计伏泉的众人还想继续劝解,可是伏泉并不接招,只是一直用自己无能这样的认怂姿态来辩驳。对他而言,任你有诸般诡计,反正他就是不接招,直到伏泉对随行而来的关羽、黄忠等人使了眼色,他们早就对这些威逼伏泉的人不满了,本来早就要发作,不过一直被伏泉按着没敢动。现在得了吩咐,哪还能看着自家太守受这冤枉气,纷纷横眉怒视那些赵凯手下的人,手握挂在身上的兵刃,大有一言不合就开仗的趋势。

    这其中,关羽尤其令人瞩目,他自从被伏泉派去镇守阆中以后,也相当于镇守一方了,掌兵日久,逐渐的也养成了一种上位者的趋势。这次被伏泉一同征召来平叛,本来就是想着好好立功,以后封妻荫子的,没想到了被荆州兵这么一玩,哪能忍受。

    只见关羽也不言语,就睁着一副噬人的双眼,一身杀气的看着帐内众将,他往日的功绩早就传得天下皆知,众人都知道这是一尊杀神,哪能惹得起,见他如此,纷纷不敢妄言,就连坐于上方的赵凯也是突然失声,似乎被关羽震住一样,亦是不敢发言。

    就在场面上有些控制不住时,帐内突然走出一人,伏泉望之却是杨璇,只听他行了一礼道:“诸君就此争辩已是无用,依璇看伏巴郡所言亦是有理,昔刘向有言,‘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今吾等未见伏巴郡临阵应战,如何言其定可破城?”

    杨璇的言语出乎伏泉的意料,毕竟在伏泉心里这位可是和赵凯一样要给自己下套的人,怎么突然之间为自己说话呢?他用前汉名士学者刘向的名言为自己佐证,那句“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的意思却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之意,他这般引用却是在反驳帐内威逼自己的众人,没有见过自己打仗,就不要听信谣言说自己能破了鄂县,换句话说就是让他们对自己没把握的事情不要随意乱说。

    帐内众人随着杨璇这话静声,毕竟话说到这个份上,再去争辩也没意思了,就连上首的赵凯也并未出声。不过,伏泉看他对杨璇的眼神,心中却有一种深深的熟悉感,因为这赵凯看杨璇,就和看他的眼神一样,十分不满,看来这杨璇和赵凯有隙却是不假,杨璇昨日所言并未撒谎。

    之后,长久无声,却是根本没话可说,毕竟原本针对伏泉的预谋没有搞定,那里还能有其他事情?直到赵凯说了日后再议后,众人这才散去,伏泉是当先带人离开,今日算是有惊无险,只是他如果再不做应对的话,恐怕终究还是要被赵凯等人算计,这该如何是好?

    看来必须要想办法脱离这困境了,至不济,他也要找到正当理由离开赵凯营地才是。不过,就在伏泉想着如何应对时,杨璇竟然出现在他面前,要与他再次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