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

    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 (第2/3页)

皇帝作为救命稻草的宦官集团吗?现在赵凯身为宦官集团的一员,在刘宏明确说明要尽快平乱的当口,被身为外戚集团的伏泉和士人集团的杨璇联合上书弹劾,甚至直言其无能,这怎么能让刘宏忍受?

    再加上刘宏自小就当做至亲亲人对待的宦官赵忠在一旁蛊惑,所以诸般原因之下,他才相信这是伏泉和杨璇勾结,联合向赵凯发难的结果。毕竟宦官集团所外放的官吏里,赵凯身为一州刺史,他的地位在宦官势力里也算是举重若轻,这不由不让刘宏如此猜想。

    伏泉可能做梦也想不到,他为了防止赵凯联合宦官反咬自己一口,提前和杨璇一起上书为战事证名,甚至将事情经过写的清清楚楚,反弹劾赵凯,却被经手传递捷报的赵忠抓住了外戚和士人掺和起来的由头,带歪了事实,让刘宏生生的以为这是外戚和士人一起联手的结果。

    说起来,这可真是倒打一耙,却又解释不清,毕竟伏泉忽略了杨璇是士人的事实,这个疏忽却是深深的刺痛了刘宏。因为刘宏最恨外戚如此,想他自幼就因为大将军窦武和外朝势力结合,对于宦官的党争里挣扎不已,所以对于亦内亦外的外戚当然防范颇深,因此一直不想提拔外戚。

    如果不是因为伏泉的穿越,历史上宋氏外戚此刻早就因为刘宏不喜而彻底进入坟墓,甚至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刘宏都将外戚彻底搁置。没有后来的黄巾之乱,恐怕也没有何氏外戚的崛起,甚至之后何氏崛起,刘宏都不喜何进,因为何进是杨赐的弟子,天生和党人士人有联系,是他和外朝妥协的纽带,不然何进能不能做到大将军也难。

    即使是这样,后来的何进不也是一直被刘宏提防,甚至为了不让何氏成外另一个窦氏,下了密旨让宦官蹇硕铲除何进,不也是为了彻底葬送何氏,让他喜爱的刘协登位,为刘协铺路。至于刘协能登位,除了刘宏喜爱刘协以及愧对王美人之外,不也有刘协背后没有权势非凡的外戚母族的存在的原因吗?

    综上所述,现在的诸般种种原因之下,刘宏根本听不清任何的辩解,此刻的他有一种“宁愿错杀三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执念。纵然这事情空穴来风,他也不能让赵凯有所损失,甚至要重重的打击外戚和士人集团。

    如果他们两者之间有勾结,那事情就很好,根本不需要有刘宏多想。如果两者之间没有关系,那也无所谓,就当给两者一个警告,让他们明白结党之后的下场。

    这边刘宏发怒时候,那里赵忠连忙使眼色给自己的亲信侍中任芝、乐松二人,这二人也是人精,很快便读懂赵忠意思,在刘宏发完怒吼,赶快在朝堂诸公没有反应前,取走刘宏所率书信。

    任芝、乐松两人身为侍中之职,因侍中为随侍在皇帝左右的顾问官,像朝会这样的正式场合也可以陪侍左右,所以靠得刘宏位置很近。再加上他们早有准备抢夺书信,其他朝堂百官怎么可能是他们二人的对手,能抢到那封捷报才怪。

    两人匆匆相互交替阅览之后,便将信交给其他朝官,因为随侍皇帝身边多时,他们看了捷报自然很快明白刘宏为什么会这样。在对皇帝发怒的原因心中有谱后,他们便在朝堂百官不知具体情形如何的情况下,提前一步开启了弹劾,这是二人在刚刚被卢植痛骂,怂了一波的反击。

    只见任芝先行礼出声道:“启禀陛下,荆州刺史凯一心奉公,竟遭巴郡太守泉、零陵太守璇合谋拖延战事,二贼居心叵测,当以槛车征诣廷尉,诏廷尉严查之。”

    话音落下,旁边乐松也跟着行礼出声,不过他的话语可是比任芝更加严重的多了,只听到乐松说道:“臣附议,二贼欺君罔上,蒙蔽圣聪,实属罪大恶极,然今江夏战事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