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处不失眠

    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处不失眠 (第3/3页)

的叛军调开,尽量削减大营内部的反对力量,以免日后酿成大错。

    舒县城外叛军反应也算迅速,而舒县城内也是有守城楼的汉军兵卒发现了舒县东南方的大火,连忙通知了守城将领,随着守城将领的传播,消息很快就传到现在大汉舒县城内的最高决策者,大汉的庐江太守陆康。

    城楼处,陆康在主簿的引领下登上城楼,然后远望舒县东南远方的大火,一脸疑惑,不知城外到底出了何事。

    不只是陆康本人,其身旁一众被叫醒的庐江郡署文武也是不知城外事故,毕竟伏泉为了保证自己行动的隐秘性,是独自带兵前往偷袭叛军屯粮之处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消息不会外泄,这些庐江郡署文武能知道城外事故的前后经过,明显是不可能的。

    “明公,是否派人于城外打探一二?”

    “嗯!多放斥候,令其多加小心,贼军大营如此戒备,必有大事!”

    “诺!”

    望着城外历经大火变故后,突然从混乱变得戒备异常的叛军大营,那主簿连忙向身边的陆康提议,陆康很快便允许了。谁都知道情报乃是两军交战的重中之重,叛军如此异常,必定与城外那场大火有联系,不查探清楚,谁也摸不清叛军意欲何为。

    当然,生性宽厚,待麾下文武以诚,关心兵卒的陆康,还是嘱咐了一句,毕竟现在城外情况不明,很可能遇到叛军,必须要小心谨慎才行。

    很快城楼上放下一个用绳子吊着的大篮子,到城脚的一处黑暗之处后,便见一个换了一身破烂百姓衣服的汉军斥候,就着夜色,悄悄的离去。接着,又有几名假扮百姓的斥候,如法炮制,被派遣出城外打探消息。

    这城角的黑暗之处,却是对面叛军大营的一处盲点,是舒县兵卒废了好多精力和人命的代价,才找到的,对于城内的汉军斥候来说,出入十分安全。否则,没有这处盲点,舒县在叛军的重重包围下,如果直接打开城门让斥候出入,无疑是给叛军强攻的机会。

    可以这么说,这处城墙的黑暗角落,是舒县城内汉军和外面联系的纽带,没有他,恐怕连陆康那封求援伏泉的信件都没有希望送出去。

    望着那些相当于敢死之士的斥候在黑夜中渐渐消失的身影,城楼上的陆康心中一阵感慨,大汉有此忠心壮士,何愁社稷不定,贼患不平。只是不知这大火到底是如何,对面的叛军经此一事会不会有变,加大攻势吗?到了那时,自己城内这不足万余的郡兵能否抵挡?也不知那位巴郡太守接到自己信书后,会不会前来救援……

    种种想法在心中辗转,注定了陆康被叫醒后,看到城外大火引起的异常而失眠,当然,今夜失眠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

    在黄穰紧急因为营地外屯粮处的大火调兵遣将,而陆康因为大火判断异常时,与此同时,在叛军的屯粮处,伏泉麾下的汉军却是一边在拼死阻击那些试图突破汉军前往救援的叛军兵卒,另一边则在继续四处放火。

    也正是因为汉军不懈的纵火,这才能让火势越少越大,似乎要点亮整个夜空,最终把远处叛军营地里的叛军惊动,不然仅仅是一点点的小火苗,想让远方的叛军望到显然有些勉强,更何况是让叛军惊呆的遮天大火。

    山包两侧,每一侧都匆匆集结到了四、五千的叛军兵卒,此番无论是山里明面上在山寨驻扎的叛军兵卒,还是在山里躲藏的暗兵,都被这大火吸引前来支援了。

    不过,虽然他们支援的算是十分及时,可是在这显得狭长的山间小路,是十分不利于大部队进攻的,所以即使他们人多,也只能分成小队,一波一波的前进。

    这样的话,也就注定了他们的进攻效果不是太好,只能靠着人数,用人命去填汉军的弓弩,再和躲藏于后的汉军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