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士为知己者用

    第三百六十章 士为知己者用 (第2/3页)

就必须死守在这,即使战死,也不能退。

    只是,就在关羽准备继续拖延叛军进军速度之时,其身后弓弩兵皆是喊道:“将军,箭矢皆无。”

    声音像是一场晴天霹雳一般传入关羽耳中,让他面色异常冰冷,而对于他前方的叛军来说,这声音却是如天籁一般,只见得叛军的气势陡然一变,他们的眼中露出更多嗜血的气息,脚步更加匆匆的向着关羽等人搬来。

    的确,关羽之所以能如此“轻松”的阻击叛军,除了靠得是山道地形狭窄的缘故,也有汉军密集弓弩的原因。相对于叛军那些较为零星的箭矢,汉军密集的箭雨矢雨,夺取了不知多少前来和汉军搏命的叛军兵卒的生命,剩下的能冲进汉军阵中,和关羽等人拼命的人数也是寥寥,自然对于有着关羽这等猛将坐镇的汉军来说,叛军并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多伤害。

    可是现在,箭矢皆无,也就意味着汉军没有让叛军胆寒的远程武器作为依仗了,他们要阻击叛军,只能是和叛军肉搏。而一旦肉搏的话,显然是人数更为占据优势的叛军胜算极大,他们可以不断的和汉军拼命,一步一步,直到耗死关羽手下的兵卒为止。

    “嗟呼!天欲亡吾乎?也罢,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太守于吾有大恩,以国士待吾,今日便是吾以国士相报之时。”关羽心中料想今日难以善了,想起往日伏泉对其种种,不由悲从心来大呼道。

    然后眼神凛冽,就算面前之叛军今日要灭杀了他,也得付出一定的代价,他关羽总是要死,也要死得其所,纵然不能成定天下之名,也要为主君平定忧心之事才行。

    现在,面前的这些汹涌而来的叛军,便是他的主君心忧之事,是他关羽必须要解决的,即使他解决不了,也要死于解决的路上。

    当年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这时忠心的豫让逃到山里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以此来表明他誓死也要为自己的主君智氏报仇的信念,甚至他后来终生都是在为这个誓言而努力,从未改变初衷。

    豫让在表明心志后,便决定矢志杀赵襄子,然而赵襄子毕竟已实为一国之君,刺杀其人,何其难也。之后,豫让思来想去只能“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未遂被释,后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这般自残,以至于到了“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的地步,之后又“吞炭为哑,变其音”,从此实实在在变成了另一个人,而他所做这一切,也只是为了能够刺杀主君智伯仇人赵襄子,为主君报仇而已。

    虽然最终豫让几番刺杀皆未成功,没能为其主君复仇,最后甚至也只能剑刺赵襄子王袍,从而用刺王袍来代替刺杀赵襄子,留下“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的千古佳话。但无疑这份情感令人敬佩,以至于即使豫让刺杀的是赵国之君的赵襄子,赵国的忠义之士在听说豫让事迹以后,也都是落泪,为其惋惜不已。

    如今,关羽在话语里引用当年豫让所谈,已经明确了心中之志,今日便是他关羽已命为赌,效忠大汉,效忠主君之时,“虽万千人,吾往矣”。君以国士待吾,吾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吾,吾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吾,吾当以仇寇报之!

    这便是他关羽之志,效命主君,前方纵有万难,也不堕其志。

    叛军这一次攻势再无前几番杂乱,毕竟没有弓弩威胁,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汉军肉搏一番。此刻他们的脸上映着的都是复仇的怒火,他们要把面前的这波让他们丢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