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两面

    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两面 (第2/3页)

帝也就如傀儡一般了,而现在,刘宏竟然让伏泉带外兵入京,这可是一件了不得事情。

    自光武中兴以来,能带外兵入京的都是屈指可数,本朝更是只有“凉州三明”有这资格,多数人却是即使他们打了胜仗,通常也是皇帝让那些主要将领入京,同时赏赐钱财货物给兵卒便可。

    现在刘宏让伏泉带兵入京,显然这里面有着深意,至于是什么,他也不得而知,只能说明刘宏对他有大用,这也是让伏泉期待的原因,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大汉一郡太守,再对他有大用的话,那绝对不是一般的职位。

    至于伏泉在庐江发生的事情,被雒阳百姓如此传播,却也是简单。当日严颜授首叛军首领黄穰后,伏泉便收降叛军余部。后来回城时候,便打算惩治这些叛贼中的首恶者,至于其他人等,便打算上奏朝廷,没想到这被当时还躺在床榻上的陆康得知,竟然相约于他,要求将这群叛军全部屠了,以绝后患。

    这可是一下子吓到了伏泉,因为这明显不是伏泉认同的事情,毕竟虽说他嗜杀,但那是对异族而言,再加上这些反叛的汉军多为穷苦百姓,因为受到贪官污吏压迫,逼不得已才反抗的,现在那个在他心里应该是有着名士之风,心怀拯救黎民百姓的陆康,竟然告诉他要屠了这些叛军,这不让伏泉惊讶还能是什么?

    本来伏泉以为是陆康病糊涂了,好好与他聊了一遍,没想到这老家伙却是清醒不已,依旧坚持要屠俘的决定,同时还要上奏朝廷,减免庐江赋税,恢复生产。毕竟,因为黄穰的叛军,庐江已经被破坏无数了,短时间里是不可能恢复生气的,陆康身为庐江太守,自然要为自己治下的百姓着想。

    陆康那前后两种语气的回复,却是着实让伏泉心惊,毕竟陆康前面刚选择要屠俘,后面又要请免税赋,前后如同两人的性格,根本难以让他接受,这不由得让伏泉怀疑陆康是否是儒家学派的继承人。

    不过,伏泉后来想到,历史上平定黄巾之乱的皇甫嵩,平定黄巾后,所做的士气却是和陆康如出一辙。一面是屠杀黄巾数十万众,根本不留一点黄巾的的冷血屠夫;另一面又是请旨为各地百姓减免赋税,让百姓感恩戴德,他们两人所面对叛贼的行为还真是一模一样。

    对此,伏泉百思不得其解,最终也只能总结成无论是陆康还是皇甫嵩,他们都是汉代人,都是出身豪族,都是自幼受到儒家教育的汉代人,既有身为统治者对叛乱者凶残的一面,同时又不免怀着儒家“民为贵”、“悲天悯人”的精神。

    在外儒内法的汉代制度下,儒家吞并法家,最终形成儒法结合,虽然外表下是儒家温和的一幕,但是内心里,依旧是他们吞并的法家的冷酷。

    儒家的外衣依旧是那个向往圣人治世,教化世人为己任,但实则依旧是是那个法律严苛的法家。就像现在的汉律,虽然没有秦时残暴,但对百姓依旧是严苛无比,更何况面对像是黄穰叛军、太平道黄巾这类的乱贼。儒家容不得这些不顾一切破坏了他们儒家士人基本利益的泥腿子军队存活,因为他们的存活就代表着不安定因素。

    对于在“罢黜百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