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冠礼伊始

    第四百三十章 冠礼伊始 (第2/2页)

然和雒阳诸多权贵交恶,但是他这次来雒阳时,有不其侯伏氏的旗号罩着,倒是没有太多麻烦。

    终究许多厌恶蔡邕的人,也知道他就是来不其侯府参加仪式便走,不会停留多久,自然不会太过留意,再说,真要对蔡邕动手,这不是明摆着打伏氏的脸面吗?除非是想和伏氏硬拼,否则那些人只能对蔡邕进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本人低调不再闹事便好。

    冠礼前须斋戒三天,当然了,虽是硬性规定,却没有几人遵守,三日不食,到时还不把人饿得头昏眼花,哪里还有力气行冠礼。

    有蔡邕陪伴,还有他那个小小年纪便长得秀气的女儿蔡琰陪伴,每天听琴谈诗,倒也不觉乏味,虽说是粗茶淡饭三日,但也未觉太过不好,之后,终于迎来了吉日。

    汉代的冠礼过程要热闹许多,同样也是复杂许多。在等级森严的汉代,行将举行冠礼的青年人可以总共分为三类,即嫡子、孤子和庶子。

    其中,正妻所生的儿子叫嫡子,而妾和婢生的儿子则叫庶子,另外,父亲已经去世的嫡子叫孤子。伏泉之父伏正乃是伏完兄长,当然肯定是庶兄,否则若是嫡兄的话,这不其侯的位置自然是伏正坐了,而不是给伏完坐了。而且伏泉父亲死得早,当时伏正、伏完之兄伏质尚在,两人并未分家,所以本来伏泉按理应以其父庶子的身份行礼。

    不过,随着伏泉双亲早已去世,所以他从庶子变成了孤子,最终只能按照孤子的规矩举办冠礼。

    清早,奴婢将礼仪器具准备妥当,伏泉身着礼服,踏步行出,外面挤满了大袖翩翩的宾客,府里府外皆是达官贵胄,比之伏泉上次大捷庆祝,不知多了多少。伏泉向众人微微一礼,然后转身,当先来到不其侯府正堂,他就将在此进行冠礼。

    按理,举行冠礼应该是在祖先宗庙或者祠堂里举行,可是也不一定,就比如伏泉此次,因为一切从简,就直接选在了不其侯府里举办。

    毕竟,真要让他去琅琊郡的宗庙举行冠礼,时间明显不够,而且不举行冠礼,就无法及冠,伏泉若是二十好几,还在束发不戴冠,被外人看到明显要笑话他不是?所以,此时在不其侯府的大堂里举行冠礼,的确是成了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