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干摸黑的袁绍

    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干摸黑的袁绍 (第2/3页)

数次千里奔袭灭羌,根本毫不在意这大漠绝域。

    伏泉在段颎面前,为了不想丢面子,强自装作镇定,点头道:“段公所言甚是,此番远袭,还望段公不吝赐教。”

    “一定。”

    此时向导还未至,伏泉见段颎吃这桑椹,肚中也是顿觉饥饿,便也从自己马上取来早就装好的桑葚干食用。皇甫嵩不愧是大汉朝廷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在知道汉军出塞以后,便准备好了各种军粮,其中这桑椹干便是其一,它不仅是粮食,还是汉军一种另类的“水源”。

    被晒好的红得发紫的桑椹干酸甜可口,在这大漠之中,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美味,而且又能生津止渴,极大的减少了汉军水源的用量,当然也不能多吃,多吃了歪嘴,喉咙也会生厌,到时候要多喝清水来润嗓子,在这大漠也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看着手中这桑椹干,伏泉想起后来一事不由发笑,后来曹魏为了摸黑袁绍,不断在史书写到袁绍治下的河北,兵卒百姓皆靠桑椹干活命,似乎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要靠着伟光正的魏武帝才能救活,真是可笑之极。

    桑椹,不只是在汉代,甚至在先秦,都是百姓嘴中难得的零食,若是遇上荒年,收成不好,甚至是一家没有余粮的穷苦人,那一岁荒年用来充饥的希望,如何就成了河北百姓在袁绍治下的日子过得不好,处于水深火热的地步?而袁绍,这位抛却其他因素只谈论其治理内政的辉煌功绩的枭雄,却成为曹魏史官笔下的昏庸之辈,真是令人贻笑大方。

    至于那魏武帝,姑且不论其军事功绩,只谈内政,拿下袁绍的冀州,知道冀州有三十万人,兵甲装备无数,为天下九州的大州,便喜形于色,这点意识真的却是不能和袁绍相比。更何况,袁绍出征,自得冀州从未缺粮,固然有冀州富庶的缘故,同样也有他治理的功劳,否则仅凭当时北方不到百万人的人口,能供应其麾下数十万大军出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