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来抢劫的

    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来抢劫的 (第3/3页)

为妹妹,他可不能看着他哥哥死了。即使他哥哥窦宪因为身为外戚,嚣张跋扈,甚至因私杀了汉室宗亲,而犯下大罪,但再怎么样也是他哥哥,而汉室向来有抵罪的先例,只要不是涉及谋反叛逆的必死之罪,小罪可以用钱赎罪,大罪的话可以用功赎罪,所以对于征伐北匈奴这样的大功,皇后窦氏自然要极力同意。

    最终,这才有窦宪为赎死,出击北匈奴,燕然勒石,以功赎罪的事情。而窦宪北征,汉室朝廷却是并没有提供多少经费,甚至让他带的兵马也只有区区五千余临时凑齐的汉人兵马而已。

    至于南匈奴等胡人的三万余异族仆从军,却是因为是胡人上奏请战,汉室基本没在这场战争花多少经费给胡人,而窦宪当时手上没钱,为了能够激励士卒初中,窦宪就是明确告诉自己手下兵卒,打胜仗后可以自己任意抢劫。最终,这才造成了汉军让胡人当炮灰,自己一路势如破竹的挺进功绩,毕竟,无论何时,历代王朝只要有赏赐,比如土地、钱财等等,都能让兵卒像打了鸡血一般卖命。

    如今,伏泉所率的汉军自然与窦宪的那支汉军一样,说明了是来打仗,说暗地里那就是来抢劫的。本朝以来,随着光武立国对于兵卒的国策,就是募集职业兵,打仗直接让兵卒自己搜刮,国家不再过问。

    前世的伏泉一直听人谈论到征召兵比职业兵好,大举全民兵制的好处,在他看来,纯属妄言,这两者军队战斗力,孰胜孰劣,根本不是随便比较可以说的清的。毕竟,征召兵制可以保证军队高素质的兵员不会锐减,终究因为强制训练的缘故,全国都不差高强度训练的士兵,可以不断替换,但是这种强制让士兵参军的方法,会因为兵卒缺少战斗热情,从而导致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而职业兵者,却需要保证军队高层不腐败,以及合理的兵卒淘汰制度,不然的话,如果军队高层贪污兵卒的军饷和战利品,根本就不可能让兵卒卖命,从而让这套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士卒战斗热情的雇佣职业兵制度,一点儿作用也没有。

    另外,职业兵制度没有合理的兵卒淘汰制度,使得兵卒从小当到老,那么对于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十分令人堪忧的。毕竟,一只军队如果有不少六十岁左右,身体机能已经在逐渐下降的老兵的话,即使这些老兵再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也因为年龄,从而导致战斗力下降。

    所以所谓的征召兵比职业兵好,根本不可能比较,反而,假如将征召兵和职业兵两者之间,各方面都设置的一样的话,职业兵的战斗力却是比征召兵好的多。

    毕竟,在古代还没有后世的全民开化的教育下,你讲国家民族大义,有多少百姓会去听?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过得好,换了谁统治,不都一样被统治者奴役吗?即使是后世,全力普及教育,不也一样会出现不少不接受征召,无所谓谁统治自己的心态的人吗?

    因此,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可以保证自己征召兵是否自愿参军,政府国家强制要求服役,根本不能保证他们的参战热情,除非像后世天朝初期,那一支从一开始就进行思想洗脑,从各方面都强烈限制自由想法的军队。只是很显然,那样毕竟少数,而且也长久不了,一旦缺少管控,反而比职业兵制度更容易滋生出贪污腐败的土壤,导致整支军队彻底腐烂变质,人民的军队真的属于人民?不,人民的军队只属于国家,至于为人民服务,不如说是人民为国家和军队服务的好,拿着人民的钱从上到下自己腐败而已。

    至于职业兵制度的话,只要不是非资源的额情况,那些本身就是为了卖命求富贵,而选择去当兵的人,在金钱、女人、土地等等缴获战利品的诱惑下,没有其他出路可供选择的他们,当然会拼了命的去战斗。

    而这种制度的战斗力,只有遇到意志力比他们更强的部队才可能被击败,很显然,在古代各种物质精神文明缺乏的前提下,基本诞生不出这种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