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章 杨志之劫 何智之意

    第四六一章 杨志之劫 何智之意 (第2/3页)

然不出所料,蔡夫人才不会管杨志是不是想去,与梁知府两人对完了台词,便伸手向杨志一指,将他从人群中点了出来。

    梁知府看着杨志,也是满脸大喜,将杨志直接就从下面叫了上来,到正厅中拍着杨志的肩膀说道:“我正忘了你,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

    杨志这会儿哪里能听得进梁知府的“好话”?心中只是暗暗叫苦,嘴上也跟着推辞道:“恩相有命,小人本不敢不从,只是这些时日,小人不知怎的有些身子不爽利。有心奉命,却唯恐误了恩相大事。”

    “怎么?你不愿意去?”梁知府听到杨志这么一说,脸色顿时就冷了下来。他收起原本搭在杨志肩上的右手,嘴角翘起,却是露出阴冷冷的笑容来。

    杨志看着梁知府这笑,心头便是大呼:苦也,苦也!

    要知道,杨志本身就是在东京汴梁犯了罪,发配到大名府来的。他在大名府是个犯人身份。是梁知府欣赏他,抬举他,这才让他做了个殿前的提辖。若是恶了梁知府,只怕是梁知府只需要一个眼色,他杨志就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这……小人哪里受恩相大恩,恩相的吩咐,小人怎敢推脱?”杨志一边搜肠刮肚的思索着推辞的方法,一边在嘴上说着好话。

    可是梁知府明知道杨志这厮想要推脱,哪里肯等他说完?就听到杨志说出前面半句,梁知府就已经哈哈大笑说道:“哈哈哈!好好好!本府果然没有看错了你。这一次送生辰纲去东京,我自会手书一封,让你带给我家岳丈。到时候太师只需动动手指,便能保你受一道敕命回来。岂不美哉?此事便是你去,休要再做推辞。”

    梁知府在前面这么一说,已经是把杨志后面的说辞全都给堵了回去,杨志哪里还能说出什么话来?也只有低头答应下来。

    杨志本身也是个自负的人。他猜出了何智的身份,对何智所做的“预言”有了八分的信任,所以前面在事情没有确定之前,杨志的确是一心想要推辞。可是现在梁知府把事情硬压下来,让杨志推脱不掉,杨志自然也只有咬牙狠心走上这一遭。

    再说,杨志觉得尽管何智的确是法力通天,似乎能预知未来,但是既然上一次何智没有预料到他因祸得福的未来,那么这一次,或许这位“护国大法师”也有什么没看到的东西呢?

    若是能够做成了梁知府吩咐的这件事,那他可就真的成了梁知府的心腹,甚至还能得到蔡太师的赏识。到时候可就真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好,既然是恩相吩咐,小人岂能不去?只不过,这一趟送这生辰纲,不知恩相是如何安排,何时启程?”既然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杨志便很快进入状态,与梁知府讨论起做事的方法来。

    梁知府自然也是将他预备的方案说了一遍。他是准备派出大量军士护送,大张旗鼓的吧生辰纲送到动静去。杨志听完之后大摇其头,便说不能大张旗鼓,要派遣心腹悄悄的把东西送去。

    梁知府也是信任杨志,对杨志所说的方法全都一概应允。

    两人商议了半天之后,杨志对这次押送生辰纲的任务,又不由得多出了几分信心来。过了两日,杨志便带着一群化妆成货郎的家丁兵将离开大名府,踏上了前往东京汴梁的路途。

    而就在杨志这边正式出发,在茫然无知之中一步步走向他人生中最大转折点的时候,何智早已经带着落樱离开大名府,来到了济州郓城县东溪村。

    智取生辰纲这桩事件当中,押送生辰纲这边的主要人物是杨志。杨志的位置十分容易确定。但是另外一边的那一伙人:晁盖,吴用,刘唐,阮氏三兄弟再加上一个入云龙公孙胜究竟是在什么地方,何智记得就不是那么清楚了。

    当初看水浒传的时候,何智也从来没仔细记过这几个人究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