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九六章 八仙葫芦瓶

    第三七九六章 八仙葫芦瓶 (第2/3页)

发展为皇宫贵族装饰把玩的用品,制匏工艺也随之受到皇家重视,制作工艺日渐精巧。

    清代康熙年间的匏器工艺发展到了高峰,出现了笔筒、花插、杯、碗、蝈蝈笼、蛐蛐罐等式样新奇,纹饰丰富的匏器。

    其中一些宫廷制的匏器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用以赏赐王公贵族和外国嘉宾使臣。

    清代中期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相继出现,这类作品均是以天然束腰葫芦为之,姿态横生,境界各异,极具观赏价值。

    葫芦器可分两大类:

    一类是用成熟后的葫芦或雕或绘而成的器物;

    另一类是将形态各异的模具套在正在生长的嫩葫芦上,使其长成与模子完全相同的样子,即“范制葫芦器”———蝈蝈葫芦的加工方式也不外这两种。

    蝈蝈葫芦的造型,常见的有鸡心式、棒子式、柳叶式和花瓶式四种。

    它们既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也很独特,几乎可称为人们表达审美理念、民俗信仰、精神意趣的载体。

    无论戏曲人物、文学故事、神话传说还是地方名胜、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婚丧礼俗等,都可成为民间艺人制作蝈蝈葫芦的装饰题材。

    蝈蝈葫芦的口和盖也极为讲究,一般为紫檀、红木、象牙或玳瑁所制。

    葫芦畜养鸣虫的发起人是晚明人巢端明。

    此人为江浙人,自幼饱读诗书,曾于崇祯九年中举。

    明朝灭亡后,对社会失去信心,就归隐回家种葫芦养虫玩。

    清代的蝈蝈葫芦,最讲究的就是雕刻精美的“蒙芯”,“蒙芯”的材料不光有象牙的,还有红木、玳瑁等。

    从清代开始,“葫芦文化”就已经影响深远。

    葫芦器在古玩的分类中,它跟木器竹刻、牙角雕刻和料器漆器等一起被划分为杂项。

    古玩杂项的品类之多,内容之繁,涉及面之广,是其他诸如瓷器、玉器和书画、铜器等这些大类收藏所不能比拟的。

    可以这样说,杂项古玩是最能广泛代表和体现古代上至皇家贵族、下至草根百姓的生活风貌的文化艺术品。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