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零三章 铜镜上的摩羯

    第三九零三章 铜镜上的摩羯 (第2/3页)

的很多见,在金镜中,中国式鱼龙长着臃肿的身体,身上长有强有力的翅膀,一般与海水纹相结合。

    这时期,虚构的摩羯纹饰,推陈出新,变得更加流行。

    佛教文化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影响深远,这可以从金代摩羯纹的变化和运用中‘窥见一斑’。

    西夏时期,大概是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摩羯造型与印度、中亚地区的摩羯像头部还非常接近,但是鼻子的长度有所缩短,头部隐约能看到中原龙的形态,身体部分仍保留鱼身的形态。

    如敦煌莫高窟彩绘壁画,年代大约属西夏时期,彩绘中的摩羯长着像龙一样的大长头、尖耳、鱼身,胸鳍宽大像翅膀一样,有尾。

    到宋以后,‘鱼龙合体的中国版摩羯形象与原生的印度版怪兽摩羯形象己经逐渐完成了更替。’此外,摩羯原本与龙无关,但是传入中国后,其形象逐渐‘龙’化。

    在帝都故宫博物院及宝岛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均有鱼龙形佩饰。

    正是符合这种形象的图案。”

    “摩羯跟龙怎么就能掺和到一块呢?

    为什么不是凤凰或者别的东西呢?”

    刘金宝这家伙,一旦问起问题来,就完全打不住了。

    张天元回答道:“这个其实也容易理解。

    因为摩羯在印度就被认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因此它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水中之神鱼和龙融合也就顺其自然了。

    隋唐时汉化的魔羯造像保留了印度摩羯的长鼻上卷的特征,从中还可以依稀看到印度摩羯的身影。

    辽金以后,那个标志其来源的长鼻子也逐渐变短,并慢慢消失,这时龙头鲤鱼身的中国摩羯已经完全成型。

    根据观察,我们很容易发现摩羯纹在这一时期的演变规律。”

    事实上,张天元曾经也研究过摩羯这种虚构的生物。

    唐朝早期的摩羯和印度及中亚地区的摩羯一样没有翅膀,从唐代中期幵始,金银器上才出现了有翅膀的摩羯纹饰及摩羯造像。

    例如:在陕州所出土的摩羯纹四曲金长杯就出现了有翅膀的摩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