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一章 推销商的爷爷到过圆明园

    第四三六一章 推销商的爷爷到过圆明园 (第2/3页)

小孩(大多数)。

    第一类人主要是偷偷地拿走首饰、现金、古钱币、糖果盒、鼻烟盒、成套的金质餐具、珍珠项链。

    其他那些人则被英国人慷慨地扔给他们的、欧洲产的诸如挂钟和自动机械物件之类东西所吸引。

    正因如此,在圆明园前度过的第二个夜晚是难以忍受的、噪杂的、令人晕头转向的。

    我爷爷在日记里继续写道:‘每个士兵手里都拿着自己的东西:雀儿、八音盒、猴子、挂钟、钟表或是小兔什么的。

    那是个音响大杂烩,通宵都在响,什么声儿都有,叮叮,没个停的时候,还有时不时伴随着大发条咔嘣断裂的凄惨声—发条上得太紧,东西断送在了外行人的手里。

    一帮懂点儿音乐的人敲着鼓,组成许多低音部,另一些善模仿的人打钹伴奏,加上以鸟儿的‘啾啾’声为主的八音盒和鸟风琴,交汇而成的一支支浪漫曲和四对舞舞曲;

    笛声悠咽,单簧管嗡鸣,第一弦琴‘嘎吱作响’。

    铜管乐器的直升式活塞短号和风笛在中间时不时地加入演奏,还加上单纯的士兵们如此易于满足而发出的开怀大笑声……’。”

    说到这里,她小心翼翼地看向了张天元,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当然了,我爷爷也拿走了一些东西,他算是聪明人的一种,悄悄带回了自己认为值钱的东西。

    我们家现在的那座庄园,就是他靠着那些东西换回来的。”

    说这些话的时候,苏珊娜似乎有点不太好意思。

    但她还是说了出来。

    因为她觉得这个事儿说出来,眼前的这个中国富豪会更相信她。

    事实上,苏珊娜爷爷日记里记载的,远比她说出来的更多,也更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作为第一批进入圆明园的人之一,苏珊娜的爷爷以为是到了一座博物馆,而不是什么居住场所。

    因为摆在架子上的那些东方玉器、金器、银器,还有漆器,不论是材料还是造型都是那么珍稀罕见,那简直就像欧洲的博物馆。

    出于一种习惯上的谨慎,大家首先是仔细观察。

    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