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九章 完美书法

    第八五九章 完美书法 (第2/3页)

人那么浮躁,那么傲慢,反而很懂得体贴老人,这一点在现在的年轻人身上,尤其是有钱的年轻人身上很少能看到了。

    正所谓爱屋及乌吧,正因为觉得张天元这人不错,所以他也对张天元手上的画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你说这画是从缅甸购得的,我想大概是当时缅甸的商人到清国进贡,所以带回去的吧,这都是有历史渊源的,老朽听闻当年小日本侵略缅甸的时候,抢了许多的古董,你的这幅画能没被抢走,实在是有些难得。来来来,先帮我将画铺开,我要仔细瞧瞧……”

    元博大师又将手中的画作交到了张天元的手里,然后让张天元将画铺开在了桌子之上,他努力地转动着轮椅的轮.子,企图靠近桌子,不过虽说他的手已经不抖了,可是力气还是不行,尝试了一下,并未成功。

    张天元看到这里,急忙将元博大师推到了桌前,他很惊讶,元博大师都这样了,对于艺术的追求居然还如此强烈,从刚刚的动作中就可以发现,元博大师内心是多么得焦急想要看看这幅画到底是真是假。

    大师常说自己只是一个教书匠,但他的这份谦虚却并不能抹去他身上的光环,他在鉴定和字画方面的造诣,已经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和赞赏,这是真正的大家。

    “老师,您不用太着急了,您的身体要紧,这幅画它也飞不了,可以留在您这里,您慢慢看就是了,什么时候有了结果,再什么时候告诉晚辈一声就是了……”

    张天元一边说着话,一边将那画摆放到了合适的位置,可以让元博大师更容易去鉴赏。

    这幅画张天元创作的时候,是根据陈洪绶的版画精心临摹的,全长约两米,在桌面上,是完全可以展开的,所以看起来,倒也是一目了然,画作并未装裱,只是做了仿古的一些工序,所以看起来就像是从古墓里面取出来的东西,而且爱保存得十分完整。

    放好了画之后,张天元又把老花镜和放大镜拿给了元博大师,虽说眼睛能看清了,但这样的画作,还是需要仔细来鉴赏的。

    这画作展开之后,元博大师就微微蹙眉,因为他一眼就看到了这画作之上不太和谐的东西。

    那是一首诗,是张天元故意题上去的,用的是宋代梅尧臣的诗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这首诗写的就是屈原,而且年代也对,宋代的诗句,到了明末清初的陈洪绶手里,也是可以写上去的,但问题在于,原版的《屈子行吟图》里面可是没有这些诗句的。

    张天元这么做,其实是想留下一些破绽,毕竟他的仿制水平,比瞒天王或许还要高,万一元博大师真看不出来了,那真得就有点难看了。

    毕竟他拿这东西来,可不是为了考较元博大师的,只不过是实在没什么东西可拿了,又想跟元博大师交流一番,所以才想出了这么个主意。

    “这诗句原本就有?”元博大师随口问了一句。

    “是啊,买的时候就有,老师您看看,这是陈洪绶的字儿吗?”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