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八章 茜茜公主的爱瓷

    第三二五八章 茜茜公主的爱瓷 (第2/3页)



    有的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发了财,有的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即使你只是把收藏当作业余爱好,看着自己的藏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价值翻了几番,心中能不乐吗?

    不知道别人是不是高兴,反正张天元肯定是非常高兴的。

    这套茶具明显用的是典型的欧洲风格,即便是对欧洲瓷器不是很熟悉的人也看得出来。

    但现在欧洲瓷器多了,一套几千块人民币也能买到很不错的,所以这东西的价格应该不会很贵。

    毕竟东西磨损到这个程度,只要摊主不是太贪心,估计都会以比较合理的价钱卖出去的。

    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东西居然是欧洲最早的梅森瓷器生产的茶具呢?

    谈到瓷器,人们必然会想到中国。

    若是算上由陶器向瓷器的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已有出土4000多年前的瓷器前身——原始青瓷了。

    即便是考察严格意义上的瓷器,也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在东汉的国土存在。

    尽管丝绸之路的繁荣将瓷器这种艺术品传向世界各地,但欧洲瓷器工艺的历史却是在18世纪初才开启的。

    1710年,欧洲第一家瓷器制造工厂于梅森城的一座古堡内建成,这大抵算是欧洲瓷器诞生的标志性事件了。

    其实早在13世纪,欧洲的王公贵族就对中国瓷器视若珍宝,但彼时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掌握了制造瓷器的工艺。

    直至18世纪,奥古斯特统治时代,有一炼金术士宣称得到炼瓷的秘方。

    奥古斯特大帝得悉此事,就建立了一家炼瓷厂,并把瓷厂迁至至今已有近1100年历史的由亨利一世建立的阿尔布雷希特斯堡中。

    并且为了防止炼瓷的秘方泄露、流传于民间,瓷厂的戒备也格外森严。

    当然,这个说法颇具传奇色彩,似是坊间流传的故事。

    文字记载的Meissen诞生记是,当时萨克森公国的奥古斯特大帝确实对中国瓷器情有独钟,甚至曾用一队骑兵和波斯商人作为交换,将48件中国瓷花瓶收入自己的收藏列表。

    但他并不满足仅仅将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