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九章 同治粉彩的故事

    第三五三九章 同治粉彩的故事 (第2/3页)

心中有数,却装作不知,上前向太宗禀告政事。

    之后,他又娓娓讲述古代帝王由于贪图安逸享乐、沉醉声色犬马,最终丧国灭身的事。

    大有劝谏“明君”之意。

    由于魏征有意拖延时间,致使太宗藏在怀里的鹞鸟快要憋死了,太宗心感可惜,但他还是敬重魏征,不想挑明打断他的话。

    魏征便没完没了地讲,直到鹞鸟死在太宗的怀里。

    想来也有意思,作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也有自己既敬重又畏惧的人。

    长期担任“谏议大夫”的魏征,是辅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的主要谋臣,他常常劝谏太宗以亡隋为鉴,居安思危,行圣贤之治。

    魏征以“忠耿直谏”著称,太宗以“善纳忠言”名世,君臣默契配合,佳话千古。

    所以,才有了后来古瓷上的这类绘画,传世不绝。

    历史上,唐太宗就曾将魏征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作为座右铭,并留下“三镜自照”的比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至魏征比他早逝,他便哀叹“朕痛失一镜也”。“

    太宗怀鹞”的故事,也反映出唐代比较开明的政治风气。

    我们知道: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

    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还主动结成亲家。

    魏征去世时,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

    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脸,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对于太宗这种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候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太宗的忌。

    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甚至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