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序章 (第2/3页)

源的方法,不过由于五大联盟国各怀私心,没有将结果拿出来完全共享,最终导致各盟国方法各异。

    动力方面核能转化和利用技术已经成熟,太空船体经过多年改造采用外壁以钨钢为主的合金材料,使用第五代核能推动,太空船航行速度最高可达到150公里每秒,接近光速的二千分之一;太空船体结构越发庞大,一艘大型太空船能容纳五万移民,其中氧气以固态高压缩保存,足以维持全船移民近五年的呼吸需要。

    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人类已经具备最原始的外太空征服能力——人类有能力出趟远门,但必须在五年内找到合适的落脚点!

    在太空旅行需要什么配置,五大联盟国各有打算,总之诺亚方舟中该有的东西不能少,植物种子、配对生物在计划和展示中一应俱全,其他方面则各打小算盘不肯轻易示人。

    至于移民后需要的能源补充,却没一个联盟国去考虑,因为能源在外星系完全不成问题。从巨龙星系所采回的多种常态物质中,科学家们找到一种名为钻炭的晶体物质,稍做加工就能提炼出新型能源。这是一种无辐射无污染,效率远高于石油的能源,分析和观测结果均证明钻炭普遍存在巨龙星系的天体当中,数量多到不需要考虑枯竭问题,就算人类再能祸害,科学家们也不会以万年为单位来进行讨论。

    既然理论上出现征服外星系的可能,哪怕其他各种生存障碍仍数不胜数,也不可能阻当人类前进脚步,非洲联盟国首先按捺不住,他们决定走在时代最前列,首先启动了星际移民计划。

    先后三批移民随星际舰队出发,十五艘核能动力巨形太空船冲出地球,成功地将六十余万移民带入巨龙星系。

    五年后舰队开了回来,一路上他们在星空中建立多处量子通讯节点,并在虫洞两端架设好星际通讯中转站,而最令人振奋的是——舰队带回了前三批星际移民的消息。

    第一批移民停泊在一颗名为【土木雕】的边远行星上,这颗表面三分之一覆盖着蓝色水质的星球距离虫洞约为五亿公里,太空船航行不到两个月的距离。

    星际舰队停留五日之后,初步鉴定土木雕重力约为地球1.18的倍,满足人类生存原始条件,于是放下第一批星际移民。

    近220000人分成上千个两百人组,他们取下舰队近半植物种子和活体生物,还有各种探测改造装置以及生活工具,分散降落在星体表面,开始人类第一个星球征服计划。

    四年半后,星际舰队返航经过,土木雕行星上存活人类数量已然不足2000人,大多数死于天体灾难和对未知区域的探索,另一部分人则死于病痛,由于缺少阳光和对自然环境的不适应,留下来只有少数体质优秀的年青人,而在这些人中,最后仅有不到五百名志愿者留下继续探索,其余1489人随星际舰队返回地球,同时带回大量极为宝贵的外星生存经验。

    第二批移民落脚处选在一颗名为【路依保斯】的行星,这颗行星距离虫洞距离约为三十二亿公里。星际舰队足足花了一整年时间,才到达这颗蓝色星球,路依保斯海洋覆盖面积高达89%,从星外观察仅能看到少量陆地。

    但就这些陆地引起舰队成员的极大兴趣,相比地球而言,路依保斯星球表面积要大1.85倍,重力1.07倍相当接近,其位置处于星系中两个恒星的外夹角,平时日照量虽然超过地球不少,但绝对在可以承受的范围!

    于是最多一批移民放了下来,270128人按计划分成27个千人组分散降落,开始进行星球改造工作,他们同样留下了大量地球上的动植物和各种装置工具。

    星际舰队两年后返航时,统计路依保斯有186637人仍然存活,他们明显适应了当地环境,甚至有了259名新生婴儿。

    路依保斯最大天灾来自海啸,其中一次大型海啸卷起的巨浪高达百米以上,让很多自以做好充足准备的探索者措手不及,导致五万余人丧身海底。

    尽管还有许多未知困难,灾难频频发生,但相比地球环境并不算差,志愿者们绝大多数愿意留下,继续无穷无尽的探索之旅。路依保斯仅有数十位身染重病的志愿者随舰队返还,当他们见识到土木雕星球二十二万同类的悲惨遭遇后,才知道自己是如何的幸运。

    此次星际航行最远的第三批移民,花了整整两年零四个月才到达预定目标,一颗在地球科学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