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迎新晚会

    第二百八十二章 迎新晚会 (第2/3页)

眼在眼波流转之间光华显尽,施以粉色的胭脂让皮肤显得白里透红,唇上单单的抹上浅红色的唇红,整张脸显得特别漂亮。

    此女子名叫乐丹,是商人家族出身,为人正直大方,感觉到杨磊的目光,没有丝毫的害羞,反而落落大方的和芭芭打招呼。

    “下一个节目舞剑,表演者新生古郎。”

    一片沉寂,忽听一声锵然鼓响,众人一个激灵,但见眼前长袖猝动,青丝张扬,好似舞于广袤天地之间,气壮山河。

    一道寒芒暴射,舞者手上骤然多出一柄五尺长剑,红绸系穗,于起舞间灵动飘逸,长剑红绸刚柔并济,剑尖时而飘忽,时而凝练,剑势柔和得似是惊不起水面波澜,行云流水,连贯洒脱。琴声又起,如水一般流泻而出,渐渐急促,鼓点随之铿锵如锤,耳听风雨之声大作,众人眼前仿佛看见残阳如血,黄沙四起,万骑驰骋,铁马金戈。

    剑势随之而变,凛冽风生,舞者面色如霜,唇角一丝冷笑,踏着鼓点挥洒纵横,仿如亲临战场,剑气陡然暴涨如虹,破云贯日,大开大阖,如怒浪卷霜雪,迅猛激烈。

    琴音再高,鼓声更密,两军交战,万众搏杀,马蹄声碎,热血染红铠甲。众人早已不能呼吸,眼前唯见一抹红光挟着寒芒闪耀,灼灼烁目,红袖猎猎,御风如刀。席上心力不敌之人面上血色已然褪尽,脚底发颤,几欲逃离此等看不见的沙场。众人正自大骇,琴音倏然高入云端,惊心裂肺,震魂夺魄,原是一方战旗终被折断,无数将士倒入血泊,城池告破,战鼓齐鸣,血染征袍的将军长剑沥血,千里追敌,一战功成,身后却是万古俱枯。

    四下人人惊悸,心跳欲竭,琴声鼓点恰在此时渐渐回落,殿中舞剑之人剑势转为轻灵幻化,先前一应杀气不再,整个人似在风雪中旋舞,煞是好看。琴音虚无飘渺,鼓声悄然消逝。舞者足尖轻点,凌空而起,一个旋身,长发飞扬如瀑,薄裙绽放似云,长剑在空中划开一道亮眼圆弧,继而收势,轻轻落地,无声无息。一切归于平静。

    “好!好!好!”不知谁带头大喊三声好好好,众人缓过神来,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看着如此受欢迎,古郎微微翘起嘴角,行礼下台。突然看到,人群中一男子,怀抱幼儿,根本没有鼓掌。仿佛置身事外,温柔的举止,让人心平气静。古郎心想,他这是不屑吗?

    “谢谢大家的厚爱,古某看台下这位同仁器宇不凡,想必对古某有所评价的,不如请这位仁兄上台,我们切磋一下,让在座的同仁老师们也都开心开心怎样?”古郎拱手谦逊的说道。

    “上台,上台,上台!!”台下有人起哄说道,顺势更多的人跟着喊道。

    “老六,这可怎么是好?”老七不知所措的看着杨磊说道。

    “没事,我知该如何应对。”杨磊安慰着老七,看着老四点了点头。

    “老六,妥善处理,别惹事。”老四接过芭芭,对着杨磊叮嘱道。

    “恩,放心四哥。”杨磊起身向台上走去。

    走上台后,杨磊先是行礼自我介绍,然后缓缓地说道:“我自知不如古兄的表演,尚且大家已经看过舞剑,再来一次未免有所单调,不如我给大家跳一段我偶然自创的一个舞蹈,可好?”

    杨磊那变幻的舞姿让大家百看不厌;那劲爆的狂欢动人心弦,不是黄土高原上汉子们舞姿的粗犷,也不是印度卡拉玛姐妹舞姿般阴柔与神秘,但它却独具魅力,从那群年轻人身上我感受到了青春的动感与活力。

    台下顿时掌声如雷,喧嚣沸腾。

    像海面上一轮冉冉升起的旭日,像深林中一只疾走惊跃的头鹿,队长用灵活的四肢甚至是五官,娴熟自由地舞动着自己,舞动着青春。像一群活泼的精灵,他们活蹦乱跳在舞台的中央。忽而全身惊颤,触电般急骤;忽而一阵蠕动,龙蛇般柔韧;忽而倒立旋转,陀螺般迅猛;忽而挺身屹立,像参天松一般的笔直!他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每一个人都大汗淋漓却视而不见,每一滴青春的血液都沸腾起来。舞,舞,舞……这火爆的场面怎能不令人震撼?

    舞蹈更强劲了,台下早已是人潮涌动,激情似海。

    突然,一个完美的定格,舞蹈与音乐戛然而止。雷鸣般的掌声又一次涌来……

    上官琉璃看着这个跳着怪异舞蹈的男子,白衣黑发,衣和发都飘飘逸逸,不扎不束,微微飘拂,衬着悬在半空中的身影,直似神明降世。他的肌肤上隐隐有光泽流动,眼睛里闪动着一千种琉璃的光芒。容貌如画,漂亮得根本就不似真人这种容貌,这种风仪,根本就已经超越了一切人类的美丽。他只是随便穿件白色的袍子,觉得就算是天使,也绝对不会比他更美。这种超越的男女,超越了世俗的美态,竟是已不能用言词来形容。

    古郎有些没有反应过来,杨磊便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如此怪异的舞蹈……

    “下一个节目诗朗诵《长恨歌》,表演者新生宋晓晓。”

    “……这不会是真的吧!那么长的诗,她真要朗读完吗???天啊,我怕我会疯的!!”

    “这同学真是够奇特……”

    在一阵吐槽声中,宋晓晓开始了表演。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诗是好诗……人也是好人……只是听完那么长的朗诵,台下的观众纷纷感觉,自己的整个人都不好了。

    由于晚会时间的延长,后面有的节目没有时间继续了,只得草草结束,进入最后一个环节,篝火晚宴。篝火熊熊,众人随着火焰飘然起舞,如入仙境。在这凉爽宜人的夜晚,篝火旁的桌子上堆满了吃食,喝着醇厚清香的茶,来品尝手把肉和烤魔兽。大家唱起热情的祝酒歌,跳起潇洒的安代舞。

    人们自古就崇拜火,在遥远的古代部落社会,认为火在开天辟地中起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大地是马蹄踏出的火星,燃烧灰尘覆盖大水变成的;云彩是马蹄燃起的大火,烧烤大水使水蒸气漂浮升起形成的;星星是马蹄溅起的火星,升入高空才永远发亮的……所以在猎场或战场上大获胜利时,大家都围着篝火,庆祝这次的胜利,祝福下次的成功。几千年过去了,大多民族还保留着这古老的庆贺方式。如今在各处,都有篝火晚会。

    夜晚篝火燃激情,篝火晚会愿是人们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之后,发现火不仅可以烤熟食物,还可以驱吓野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于是,对火产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后来,人们外出打猎满载而归,互相庆祝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傍晚在用火烤熟食物的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