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华门的士兵1

    第一章 光华门的士兵1 (第2/3页)

不是做梦,确实出问题了。

    不干警察,改当兵了。身体的记忆断断续续恢复了,这具身体的主人也叫赵诚,自幼和家人走散,后来被外国传教士收养,十八岁以后离开教堂,开始在一条跑“重庆~上海”航线的小货船上当小弟,后来船被国民政府征用了,沉在江阴当了阻塞线,淞沪会战开始了,下了岗的赵诚开始从上海跑反。

    一个月之前,赵诚准备步行去滁州的时候在江北被抓了壮丁。前线部队伤亡的厉害,正规军在上海和日本人打了个尸山血海,最先补充上去的是后方部队的老兵,然后是保安团,接着就是各地送来的壮丁。国军在上海伤亡了十万多人,沿着铁路、公路撤退的路上被鬼子的飞机追着狂轰滥炸,死的人比上海打仗还多史实,国军又损失了近二十万老兵,即使算上逃兵和各个部队骗抚恤金虚报的伤亡,中国军队也真的伤筋动骨了。委员长四处借钱买枪、买飞机买大炮,准备找回场子来。

    南京到处都是逃难的人,大小客栈都住满了。有钱有权的直接买了去武汉等大后方的船票,有钱没权的坐了渡轮去江北,准备步行去安徽、苏北。没钱的直接躺在大街上、屋檐下,苦逼等着,看看能不能挣扎条活路。

    赵诚和逃难的人群一路到了南京,一天以后,他从报纸上看到消息“国民政府决定调兵20万固守南京”。

    11月20日,卫戍司令部颁布戒严令,南京保卫战拉开序幕。南京也要开仗了,赵诚连夜用身上仅有的两块大洋请渔民把自己带到江北的浦口。

    准备参加保卫南京战的部队有桂永清的教导总队、王敬久军长71军的第87师,孙元良师长的第88师、宋希濂的第36师,俞济时的第74军、叶肇的第66军、邓龙光的第83军和徐源泉的第2军团以及宪兵部队。 各部都是刚从淞沪战场撤下,兵力只有定额的三成,更要命的是,战前培养的老兵都死的差不多了。

    实力最强的教导总队号称三师六旅, 可是只是号称, 总兵力只有一万两千人。3个新训团在湖南训练新兵,直属队的7个团以前是营,扩编以后没有兵源,实际还是一个营的人员,好在老兵还有一些,总队长桂永清没有像其他部队长那样焦头烂额。

    针对各个部队都在喊着要兵员补给的局面,唐司令长官一声令下:“加大征兵力度”。淞沪会战不少散兵游勇成了第一批战果。人数还是不足,于是大家的目光又放宽了。街头的小商小犯,无家可归的乞丐、单独逃难的青壮年男子都被一起送进了兵营。

    赵诚是在京浦铁路附近被抓的,理由是“国难当头,危害军事运输安全,等同资敌叛国”。这个理由让他非常很不安,虽然没学过法律,可资敌叛国是个什么下场根本用不着想象。老赵非常光棍的表示愿意为国效力、戴罪立功,还很有眼色的把手表塞给了带队的军官。负责抓丁的老兵拿走了所有行李,因为这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