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官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官 (第2/3页)

包就下了飞机。虽说也是手下有几万弟兄的小实力派,可他依然改不了自己背包的习惯。

    进城的路上随处可见日本飞机轰炸时留下的弹坑烧痕,好在外地来的难民多住的是竹棚,复建起来也挺容易。马路上还看见一家重庆市政府政府办的粥厂。入冬以后,野菜、野果之类可以供穷人果腹的东西日渐稀少,寒冬腊月没有热食下肚可是会死人的,为了维护陪都的面子,粥厂自去年12月1日正式开门,据说每天布粮50石。粥厂门口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囤积居奇者杀”,下联是“每碗售价一角”,横批“不信试试”!

    粮食不仅关系抗战大局,更是被国府高层用作攻击政敌的工具。?12月23日,前成都市长杨全宇就因操纵粮价、囤积居奇,老蒋喂了卫生丸枪子。他是继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之后第二个被枪毙的高官,舆论之轰动堪比汪精卫投敌。不过据刘富贵传来的消息,杨全宇死的有些冤枉。老杨是留学德国的海归,自任成都市长后颇有政绩,此次不过是中了阴招,代人受过而已。

    国府入川后,四川省主席的职位就由老蒋亲自兼着,但因为实在太忙,政务多由其心腹贺国光搭理。今年四川春旱,成都一带粮价飞涨,省府便成立“成都市平价米销售处”。这是正儿八经的肥缺,贺国光顿时觉得应该为国举贤,于是委任他的侄子当了处长。

    谁都没想到,这个混蛋想为了捞几个洋钱,来谈判便指使人在政府出售的平价米中掺入泥沙杂粮。不过,由于“平价米销售处”最初是由成都市政府控制着,所以老杨当仁不让的背了黑锅。

    老杨这份气啊!8月10日,省度的展开参议会,以贺国光代表的省政府和市政府杨全宇等人吵的不可开交。贺国光的马仔指责市府办理不力:市场上既有自由交易的米,又有省外调来的粮食,可为毛米荒依旧?

    杨全宇等人当场揭底:“省政府对下拨粮食的数目夸大作假,误导舆论。贺先生对市区以外囤粮大户放任不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