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被逼无奈

    第325章 被逼无奈 (第2/3页)

到的,他奇怪道,“不是他轻敌冒进,失陷疆场的吗?还能有什么隐情?”

    李成梁四下扫了一圈,方才回答道:“伯爷,有些大不敬的话,末将本不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但不瞒伯爷说,这屋中从副总兵到参将、游击,再到屋外那些未有权力走进来直接当面听伯爷训示的官兵等等,都是伯爷您的人呐!”

    陆准一听又要驳斥,李成梁却抢先一步说道:“伯爷,您且请稍待,暂息雷霆。您大可以四下看看,这屋中有哪一个不是您的人?即便不是您旧日的部属,也是成梁提携的将官。隆庆六年,成梁已逾不惑之年,本以为这辈子就这般蹉跎下去,却偶遇了伯爷。受伯爷知遇之恩,才有如今的扬眉吐气。当日,成梁赴任之前,伯爷曾跟成梁说过。若今后成梁对得起大明,便是对得起伯爷。但在成梁心中,却自始至终只有伯爷一个人!伯爷是谁的人,成梁就是谁的人。伯爷要成梁如何,成梁就敢如何。今日这屋中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谁若敢在这一点上与成梁稍有分歧,则成梁必除之而后快……”

    “够了!”陆准猛地拍了下桌子,怒道,“你绕来绕去的到底要说什么?我早就说了,兵者,国之大事,岂是可以私相授受的吗?你自己想死,也想连累老子?”

    “末将不敢,末将万万不敢!”李成梁连忙低头道,“末将想说的是,王治道之死,就是伯爷您想要的结果……”

    “你说什么?”陆准听得站起身来,但紧接着,脑中灵光一闪,他皱皱眉头,重新坐了回去。想不到,如果不是李成梁亲口跟他说,他真的想不到。王治道的死,居然还有隐情!而且这隐情,他已经猜到个七七八八了。

    此时的陆准,很难形容自己心中的感觉到底是如何。他紧皱着眉头,心中很是矛盾。如果按照他一直以来忠于大明的想法来判断,那他大概就应该当场将李成梁拿下,处斩。可屋中这么多人,没有参与进这件事情的大概半个也没有,他难道能把自己好不容易才布下的棋子亲手一个一个的铲除了吗?

    脸色变换之中,李成梁的心态也跟着陆准七上八下。如果此时陆准说他错了,那他就是错了,死无葬身之地。但他希望,也很笃定,陆准绝不会那么糊涂。没有人没有野心,做一个集体的首脑就必须有有朝一日会被这个集体控制的觉悟,他是这个集体的利益代表,必须按照集体的意愿做事情。

    “你说,这屋里的人都能信得过?”陆准问道。

    李成梁当即回答道:“是的,伯爷,都是自己人。”

    “那你说说吧。”陆准深吸口气,脸色沉静下来,“你仔细的给我说一说,王治道,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是,末将遵命。”李成梁答应一声,额头上的冷汗悄然褪去。

    实际上,王治道的死,说冤枉的确很冤枉,说不冤枉其实也不冤枉。

    说他死的冤枉,是因为换了任何人在他的那个位置,都注定必须得死。

    刚刚李成梁已经说过了,满屋子的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都是陆准的人。而偏偏王治道这个前任的总兵官是广宁人,他不是陆准的人,跟陆准素无瓜葛!

    如果王治道年纪不那么大,李成梁或许不会那么快的下手取而代之。如果李成梁不是天生的将军,他或许也没有取而代之的能力。如果不是陆准趁着南边调兵给九边御敌的机会,塞进很多的自己人,李成梁的野心就无法这么快的释放。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如果碰在了一块儿,才有了王治道必死的结局。

    “我大明自立国以来,辽东始终是兵事要地。太祖皇帝当年曾命大将北讨,又以辽王镇守辽东。自成祖皇帝时,才开始设立辽东总兵,并陆续设立了副总兵、参将、游击等职务。那时候的辽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