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团聚,进山打猎

    第八十三章 团聚,进山打猎 (第2/3页)

,比小盐(老百姓用盐碱土熬的盐)可好多了。

    “大米?!”婶子接过布袋,看着那晶莹的米粒,发出了惊叹。

    自从被鬼子统治,大米、白*面便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吃的。要是偷吃被抓住,可是经济犯的罪名,要被抓进监狱的。

    “没几斤,也就熬个粥,尝尝滋味。”沈宸笑了笑,说道:“家里还缺什么不,光有点钱,有些东西却是想买也没地方买吧?”

    孙洪山推门进来,说道:“你回来了,就啥也不缺。这回能在家过年吧,可别扎一头又要走。”

    沈宸说道:“给了几天假,初四就要回去归队了。”

    孙洪山点了点头,说道:“能在王家洼落下脚,还有了自家房子,村长说是区上交代的,这也是多亏了你。可在部队上,你也别太拼命,到底是个闺女家,老冲在前头,打生打死的,还轮不到你吧?”

    “那么多男人呢,哪能轮到我?”沈宸笑着说道:“就是干点打杂的活儿,跟着部队跑跑颠颠。”

    这么说,家里人多少放下点心,闲聊的气氛也松泛欢快起来。

    “姐。”二旦羡慕地看着沈宸的长枪、短枪,伸手隔着枪套小心地摸着,问道:“我看别人都是一枝枪,你咋有三支呢?”

    沈宸笑道:“游击队上照顾呗,怕我有危险,就多给我配了两支。”

    小花不象男孩子,对枪感兴趣,小嘴里含着糖,吃得香甜,又剥了一颗,塞到沈宸嘴里。

    “你叔准备重操旧业,过完年就弄个铁匠铺。”婶子说着自家的生活计划,“开了春,再开几亩山坡地,这一家的嚼裹也就差不多够了。”

    沈宸想了想,说道:“在这开铁匠铺,怕是生意不多吧?”

    孙洪山说道:“家里再抓点小鸡仔养着,你婶子还能织布。等明天去大集,买些棉线,再买架织布机,也就齐了。”

    “是啊,你在外面就不用担心家里。”婶子笑道:“只要鬼子不来祸害,日子总过得下去的。”

    “明后天还有大集?”沈宸有些好奇,问道:“这马上过年了,在哪里开的大集?”

    战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军事、政治、经济都不可或缺。日本人已经意识到单靠军事进攻是很难取得彻底胜利,政治战,经济战也就日益被重视起来。

    对付敌后抗日根据地,除了军事封锁外,日本人还采取经济封锁之策,军事和经济结合起来,实行绞杀战。

    军事封锁便是在根据地边沿挖掘封锁沟。以阻断各根据地之间,以及根据地与外界的联系。

    而经济封锁则主要是在敌占区、游击区内大肆掠夺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实行贸易垄断。同时,禁止生活必需品流入根据地,用种种手段套购根据地的物资。

    可以说,这种封锁政策是狠毒的,占领区的战略物资被大量掠夺,百姓被征收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而这些钱财和物资又被用来侵略、屠杀中国人民。

    同时,封锁也加剧了抗日根据地的困难。

    为粉碎日军的经济封锁,各根据地都开始进行多种形式的有效斗争。

    在政治上,开展了强有力的宣传工作,揭露敌人进行经济封锁和经济掠夺的阴谋。教育群众不资敌、不卖战略物资给敌人。

    为了打破敌人贸易垄断,各根据地派出地下工作者到敌占区去,秘密购买军火、药品、钢材、通讯器材等。

    同时,组织、鼓励商贩,从敌占区向根据地输送群众和部队必需的生活用品。

    开办集市,加强商品流通,便是根据地的措施之一。

    面对日本人经济封锁造成的根据地困难,根据地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方面也和投机商人做买卖。

    投机商人当中有背景复杂、神通广大的家伙;也有豁出xìng命,为了赚钱而从沦陷区搞走私的;更有利yù熏心、两面三刀的敌伪军官。

    反正,不管你是谁,只要能运进来急需的东西,根据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