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雷战的前景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雷战的前景 (第3/3页)

王营长对此倒不稀奇,说道:“有这样一个队长,能教你们,能尽力保护你们,可是你们的幸运啊!”

    “谁说不是呢!”曹小宝说不出这样的话,但和他想的却是一样。

    两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已经比计划晚了一天,在第三天早上,沈宸等人便要出发,前去和游击队会合。

    王营长和方政委特意安排了好饭菜,算是饯行和感谢。同时,还派出了一个排的战士,负责协助,或者说是保护游击队。

    为了协调方便,王营长也没派别人。刘彪刘排长,是和游击队合作过,还合作得比较愉快的。

    沈宸和刘彪等人先是赶到了大榆树庄,发现游击队只留下了一个小队,其他人都已经在赵铁和老周的率领下,向祖旺逼近发展。

    吃过午饭,沈宸等人就又踏上征程,在停晚时分,赶到了离祖旺只有十几里地的村庄。

    这个叫孙家集的小村子被敌人破坏过,但游击队的大部就驻扎在这里,挤在十余间勉强能够遮风御寒的破房里。

    游击队敢于如此逼近,说明祖旺的敌人确实损失很大,基本上丧失了主动出击的能力。

    从赵铁和老周的讲述中,也证明了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一百多鬼子,皇协军只剩下了几十个。”赵铁说话的口吻也变得轻松起来,“全部缩回据点,近期都难以有大的行动。”

    “经过这两天的侦察,我和老周决定还是主要向公路下手,卡住他们的脖子,逼迫敌人放弃这个据点。”

    “除了公路,在据点外,我们决定埋设地雷,震慑敌人,也起到些封锁的作用。”

    硬攻据点是不会考虑的,除此之外,当时对付敌人据点的办法就是“困”和“挤”。

    有了地雷,“困”是能够实现的;而“挤”,则是使据点的敌人不能就地解决粮草物资,靠远地运输既不安全,后勤压力又大,多半会使敌人知难而退。

    同样是地雷,对于破坏和阻遏敌人的公路运输,也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甚至不用很多人手,只要炸毁一两辆汽车,就能让敌人重新权衡利弊得失。

    对赵铁和老周的决定,沈宸没有什么意见,甚至他还要为此表示称赞。

    当然,沈宸的到来,对据点的“困”又多了一个手段,那就是零敲碎打的狙杀。

    在距离上,沈宸能对五百米左右的敌人实行比较精准的狙击,而敌人想在这个距离打中他,却是相当困难。

    况且,沈宸的夜眼和伪装也能够使他的安全有所保障。

    而对据点内的敌人来说,一个象沈宸这种级别的狙击手在周围窥视,无疑是噩梦的开始。

    因为人不能象冬眠的动物那样一动不动,不吃不喝吧?

    打水、砍柴、放哨、站岗……你只要动弹,只要露头,就要小心突然射来的子弹。随时都有危险的环境,你能呆得住吗?

    反正在沈宸想来,鬼子是不能遭受这种痛苦的煎熬,不想窝窝囊囊地丢了性命的。

    “我想可以再给鬼子安排点重头戏。”除了狙击,沈宸还有点别的想法,“如果他们从据点里追出来,咱们就狠狠地收拾他们……”

    沈宸的想法是以狙击杀敌,还有诱敌。

    敌人不出来,那就这么耗下去。一天哪怕只干掉一个敌人,对敌人的心理打击也是巨大的。

    不能随便暴露,打水、砍柴、站岗都有很大的危险,你让敌人怎么能长久坚持?

    那敌人会怎么想,怎么做?他们可能会认为,到了野外,就能发挥训练有素的长处,和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战斗。

    当然,地雷是很恶毒的,很难防备的,但总不可能遍地都埋上吧?

    再说,对于地雷,敌人吃了亏,肯定是要想办法对付的。最简单的,要求增加工兵,进行扫雷作业;或者是增加皇协军,让炮灰来趟雷试雷。

    说白了,地雷是有威慑性,但还远做不到令敌人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