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激战,挫败

    第一百六十九章 激战,挫败 (第2/3页)

    初夏的太阳,偏向了西边,遍身如焚的大地上,只有偶尔的树木残留着一丝宝贵的阴凉。

    “……决战,决战,从扫荡开始一直期望的决战终于开始了,从火力的密集程度和士兵战斗素质来看,前面的人马确实是八路军的主力。他们以逸待劳,依靠构筑好的工事挡住了我军的道路……”

    藤泽用带着疲惫的声音向参谋口述着电报,“现在是下午四时,我军正在展开猛攻,力争天黑前击破当前之敌。”

    远处,喊杀声伴随着炮火和枪声,肢体、泥土、鲜血飞上半空。

    疲惫的皇协军在同样疲惫的鬼子的督战下,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八路军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但是,敌人还是遇到了真正难缠的对手,在阵地前,这里的守军就像一块巨石、一枚钉子,让他们的数次冲锋,几乎无一例外地收到了重挫!

    不知不觉间,阵地前满是横七竖八的血肉模糊的尸体,这对皇协军的心理震慑是极其巨大的。

    藤泽举着望远镜的手久久没有放下,一个中等的村庄房倒屋塌,还在冒着浓烟和烈火,但敌人还在顽强抵抗,利用残垣断壁来阻挡己军前进的脚步。

    而在村后,虽然地表上看不到几个敌人,但藤泽知道,所有敌人的运动基本上都是依靠着纵横交错的道沟。

    原来这不只是阻挡皇军机械化部队前进的障碍,也是兵员运动集结的现成的战壕,这样不管是撤退和增兵,便都能有效躲避开炮火的杀伤。

    而且,很明显,敌人设置的是纵深防御,即便能突破村庄,依然不是坦途。

    枪声、爆炸声持续不停,但藤泽能够听到己方负责掩护冲锋的机关枪时断时续,拎着手枪,举着指挥刀的军官也不断倒地。

    敌人的枪手并不是一个两个,他们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用冷枪袭杀有价值的目标,也是对己方部队影响很大的目标。

    藤泽暗自心惊,因为他发现,对面的敌人抛开了常用的避实击虚的战术,选择了硬碰硬的战斗。

    在这种变化背后,藤泽意识到了更大的图谋,尽管他不敢相信敌人能够完全吃掉自己这一路人马。

    枪炮声突然从两侧传了过来,八路军为了缓解正面阵地的压力,开始派出部队侧击敌人。

    藤泽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十八时零十分。

    战斗的激烈程度是他所没有料到的,虽然鬼子的单兵素质总体上要比八路军的战士好,但因为有着工事的掩蔽,防守一方总是要占些便宜。

    而且,鬼子已相当疲惫,这在无形中也弥足了些许不足。现在鬼子占据优势的,就是他们的炮火,足足超过了八路军的数倍有余。

    所以,负责阻击敌人的八路军伤亡很大,特别是在村落工事多数被摧毁之后。

    而在第三次冲锋被打退之后,藤泽严厉的命令传了下来。

    在第四次攻击的时候,碍手碍脚,士气不振的皇协军被派到两翼防守,鬼子军官们喘着粗气、指挥所属士兵,开始了波浪式攻击阵形。

    这种阵形也叫三段式冲击,其实就是将进攻中的士兵排列成三到五条散兵线,在炮火的掩护下交替向前冲击。

    要是一条散兵线被击溃了,组成这条散兵线残余士兵就会退到后面去重新整队;要是伤亡太大无法单独组成新的散兵线,这些残余士兵就会并到最后一道散兵线里去加强那里的兵力。

    总之,就是周而复始的向前推进。从而给对方造成攻击兵力无穷无尽的感觉,进而摧毁敌自信、突破敌防线。

    这种波浪式攻击阵形在侵华初期号称无敌。事实上,中日开战的头几年在这种阵形的反复冲击下,也的确是很少有中国*军队能够顶得住这种几乎是无休无止的疯狂攻击。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敌人的反复冲击下,李营长已经屡次向第一道防线增兵。敌人惨失很大,这边也伤亡不小,双方其实都是在拼命的坚持着,这是一场拼实力,更是一场拼意志的激战。

    藤泽手在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