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无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无题 (第2/3页)

身于侵略战争中去?

    如果日本政府把从中国掠夺的财富公平地分到了日本人民的话,那么日本人民拥护这场战争就是应该的了?

    至于少数的所谓“反战人士”,那才几个人?!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哪个国家都会出胆小鬼、反政府者,关键是要看清楚哪部分是主流。

    换句话说,如果中日战争,日本只损失军队,而中国除了损失军队还损失大量平民的话,战争的平衡必然偏向日本一方。

    即使日本投降了,他们的重建工作也将比中国更迅速。因为,他们的损失比中国小得多。

    为了扳回这个平衡,中国人必须尽全力杀死一切能见到的日本人。

    年老的日本人过去侵略过中国,年幼的日本人将来长大了会侵略中国,日本女人会给日本孕育下一代侵略分子,因此他们都是中国的敌人。

    所以,沈宸认为不必为对老幼妇孺下手觉得不忍心、不仗义。杀死每一个日本人都是在为抗日战争做贡献,都是在延缓甚至阻止日本战后的重建。

    至于什么从唐朝起,中日两国就有交往,历史悠久之类的观点。沈宸也觉得理解有问题,本质根本不是这样。

    什么遣唐使,根本也脱离不开日本人的本性。

    中国强盛时,日本人是中国人的门生,中国人奉日本人为上宾;中国衰弱时,中国人却沦为日本人的刀下鬼。

    而且,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早在盛唐时即已显露无疑,白江口之战不就是和小日本打的?”

    日本在唐代对中国的尊重,不过是他们崇拜强权的特性的表现。

    当时的日本尚处于近乎蒙昧的时代,无论在文化技术和国力上都远远落后于大唐。

    于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制造工艺、建筑美术、典章制度等等。并仿照中文草书偏旁等而造成日文,使日本开始走出原始时代,完成所谓大化革新。

    也就是说,日本人的向唐朝称臣的目的,无非是要同过引进文化来改善他们蒙昧落后的状态。

    同样的,二战后,日本对美国千依百顺,连天皇也每天早晨起来就去给麦克阿瑟鞠躬行礼,获得美国的信任,以从中国和亚洲掠得的财富购买设备和获取先进的技术,如汽车、电器、半导体等。

    一旦感到羽翼丰满,就又开始看不起美国人,把美国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说得一无是处,《日本敢于说不》就是一个例子。

    由此可见,说中日的友好历史完全是违背事实的。

    尽管持这种说法的中国人的唯一根据,是唐代日本留学生与一些中国学者的密切交往。

    但他们没有看到,这种交往是由中国向日本单方向的文化和技术输出,日本留学生对其中国导师的尊重根本不能作为日本对中国友好的证明,只能证明中国人对日本的无私的善意。

    在唐朝以后的所有年代,包括宋、明、清、民国,日本人对中国不但没有尊重,反而一有机会就疯狂地侵略破坏、烧杀抢掠。

    日本对中国怀有的根深蒂固的恶意,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任何对不起日本的事,而正是因为我们教了日本人太多的东西。

    日本没有创造自己的文明,他们引进了中国文明作为其文化的根本。日本人要称霸世界,必须首先彻底打垮它的启蒙老师─中国,以摒除它固有的自卑心理。

    一旦消灭了中国,日本就可以把自己标榜为世界文明的一支,成为世界的领导力量。

    这种心理,和那些武侠故事中,不肖弟子艺成之后要杀害恩师是同样的。

    所以,如果不以实证的态度去回答这些问题,而是泛泛地认为任何地方好人总比坏人多,甚至凭空断言日本人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好的,那就太不能汲取教训了。

    凡事不能想当然,也不能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和道德准则去估量别的民族,不能假定别的民族有着和我们类似的善恶观念。否则,日本的所有行为就会变得无法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