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港城精神

    第一百八十八章 港城精神 (第2/3页)

托着这座举世闻名的港口才得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因此外界又有一种说法:“来港城,如果不来看维克托港,那就跟没来过一样。”

    这样的风景名胜,吴良怎么可能错过呢?

    他乘坐出租车来到维克托港,发现这里果然很漂亮,但也很拥挤,无数的货轮在港口外吞吐着浓烟,等待进港无数的集装箱在车辆的运送下,井然有序地堆积在码头无数的工人和游人交织在一起,有的在挥洒着汗水,有的在述说着兴致。

    这里,是生活,也是工作,是远足,也是日常。

    吴良一个人漫步在这样嘈杂与悠闲交织的地方,还别说,真有一种意兴懒散的旅游的感觉。

    直到他转到了快接近码头区的地方,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喊道:“快去看,那边有人在拍戏!”

    “淦,是赵子龙,快去看看,赵子龙在那边拍戏!”

    赵子龙?

    对于这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吴良可是仰慕已久。

    赵子龙,原名赵德阳,因为年少时加入了梨园大家红袖招的门下,必须要取一个艺名,他又正好十分崇拜三国里的名将赵云,于是就给自己去了这么个艺名。

    可当时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个听起来有点儿中二的名字,此后却成为了港城的骄傲,也成为了华人的骄傲。

    他十六岁的时候跟着师兄梁元义进入了影视圈,那时他们因为出身梨园,所以只能做武行,一行总共八个师兄弟,全都在无线的剧组里做武行、武替,兢兢业业,辛苦打拼。

    渐渐地,随着入行越久,名气也越高,赵子龙终于等来了他的机会,他被大导演萧佐看中,出演了他的一部打戏,并借此一举成名,开始走上了他的功夫巨星之路。

    整整48年,赵子龙给港城影坛留下了无数经典的影片,也给许多华人留下了无数抹不去的回忆,像吴良他们这个年代的孩子,几乎可以说都是看着赵子龙的影片长大的,在他们心目中,赵子龙,就跟华国的功夫片画上了等号。

    偶尔出来溜趟弯,居然还能遇上偶像在这里拍戏,那吴良还有什么犹豫的?

    立刻就兴冲冲的跟着人流一起跑了过去。

    跑到码头边,结果被一条横线给拦住,只见有个穿工作服的人站在横线后面,踞着大喇叭对众人喊到:“不要挤,大家不要挤,请安静地站在横线后面,不要打扰剧组正常拍摄,谢谢大家,请不要打扰剧组正常拍摄!”

    横线的后面,早已经是人山人海,不过港城的市民倒也见惯了这种明星拍戏的场面,因此并没有显得太过激动,他们很听话的排在横线后方,只是伸长了脖子努力的往拍摄现场望去。

    吴良也混在人群中,踮起脚尖看向了那边拍摄的场地。

    只见在码头的方向,有一艘停泊的邮轮,看样子应该就是拍摄的现场,此时邮轮上长长地伸出一截横臂,那是用来吊起集装箱的吊臂,不过shè xiàng机就架在它下方,正对着它,应该是在拍摄着什么。

    接下来就看到赵子龙出场了。

    偶像出场,观众们的反应当然不同,立刻就有人开始高呼起来,试图引起偶像的注意。

    但这时候工作人员也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